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烈支持皇甫平:火炬传递建议暂停!

(2008-05-15 23:19:26)
标签:

奥运

地震

分类: 社会时评

    明天火炬就要到南昌了,今天上午,我还在跟一个朋友争论说:“火炬接力应该暂停!”晚上,我就看到了原《解放日报》评论员、《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皇甫平先生在《财经网》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他的意见是“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急待调整策略,暂停各省间传递。在救灾取得决定性进展后,将火炬直接从灾区传至北京。”

    我强烈同意。

    理由很简单:与地震灾害举国哀悼相比,火炬传递的意义太微不足道了。

    第一、“这场‘传递里程最远、传递范围最广、传递时间最长、传递海拔最高、火炬手最多、现场观众最多’的活动,已总体上实现了传播奥运理念,让世界人民分享北京奥运快乐的目的。在国内突然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暂停奥运火炬传递是适宜的、明智的,也一定可以获得国际奥委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此举将有助于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树立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形象”。
    第二、“在当前救灾急如火、救死扶伤重如山的形势下,继续大规模地举行火炬传递,必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牵扯数以亿计的国民的精力,这显然与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救灾的紧迫需要不适应,与痛失同胞的深切悲痛不协调。所以,应该尽可能压缩包括奥运火炬传递在内的‘非生产性活动’,尽最大可能,将节省下的资金、物资转而投入更需要发挥效益的救灾大行动中去”。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从昨天井冈山的火炬传递开始,整个活动安排就缩短了传递的路程,并增加了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为灾区募捐等活动内容,以达到“高举圣火为生命接力”的目的。但我对这个企图是否能够实现表示怀疑,我的理由是,火炬接力的活动形式决定了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大众狂欢。尽管这里面也有很多人挥舞国旗高呼“中国加油”,但此刻最合适的情绪表达应该是“降半旗”、“点蜡烛”、“集体默哀”式的静穆和哀悼。因为,在任何的价值面前,生命的价值是第一位的,而奥运会要表达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以及“和平、友谊”的主题,最终要指向的还是对人生命的关怀。而熙熙攘攘的人群、高声的尖叫、鲜艳的红旗、熊熊燃烧的火炬、闪烁的镁光灯、喜笑颜开的火炬手……这些显然过于轻佻以致无法承担对生命高贵的彰显!

    我对火炬接力在表达哀悼情感方面的不自信来源于今天我看到的两个画面:一是昨天井冈山火炬传递的照片:

强烈支持皇甫平:火炬传递建议暂停!

 强烈支持皇甫平:火炬传递建议暂停!强烈支持皇甫平:火炬传递建议暂停!

    二是在我刚刚从学校回家途中的公交车上,看到了满满一车的学生,他们手拿小红旗,身着统一的支持北京奥运的文化衫,脸上和手臂上涂有五星红旗和红心,伴随手机播放着“我拿什么来拯救”的音乐,大家一路欢呼雀跃,向明天火炬接力的起点——广场方向昂扬进发……

    就在我写这片博文的时候,窗外传来了阵阵激昂的加油声,夹杂压抑许久而发出的刺耳的尖叫声、嬉闹声、起哄声、哨子声,以及不同寻常分贝的汽车喇叭鸣声,我禁不住想起了2001年10月08日的那晚,那天,中国男子足球队以1:0的比分战胜了阿曼,成功的迈进2002年韩日世界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