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是感动还是娱乐?
最初看到关于金晶“誓死”捍卫火炬的报道,有两个感受,一是她的行为(至少从我所看到的画面而言)并没有表现得有多么的“民族英雄”,正如她后面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每一个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她的行为在我看来只能算是一个火炬手比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而相反,作为一个火炬手,假如她不作任何抵抗甚至主动交出火炬,我们都可以有理由质疑她有没有资格代表国人来做一个火炬手。国家不远万里把你送到巴黎去,不是让你把火炬从手中丢掉,而是需要你把火炬安全的送到你该送到的人手中去。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她的这个举动是作为火炬手的一种正常行为,而同时她也作为火炬手的代表(目前也只有她一个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但为什么国内大小媒体都对这个事情要予以大幅报道呢?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更为关键的理由是因为这个事件有很大的宣传价值,通过这个画面,可以告诉全世界,“藏独”分子是都么的无耻、野蛮,从一个女的、因残障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的手中抢夺火炬,那是多么的于情不容,于理不合。正是因为这个画面具备的足够力量,所以国内媒体特别是大媒体,应该予以报道。
但世事难料,造化弄人,金晶不得不成名了。尽管她一再说:“别只盯着我一个人,应该去关注更多的火炬手和运动员”。但国内媒体通过他们那双“娱乐睛”打量了一遍之后发现,金晶不仅仅是“民族英雄”,还是美女,是“微笑天使”,是“轮椅天使”。所以有文章开始写她的生活,从她的童年谈到她的未来,谈她的感情生活(尽管她不表态说不愿意谈她的私生活),还谈到她“二度登台秀轮椅舞”——一下飞机还来不及回家就赶赴《舞林大会》录制现场,谈她是否“向娱乐圈发展”,等等。同时文章还不忘配发她大秀轮椅舞以及生活艺术照片。从文字到图象,从语言到思想,娱乐化的味道异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晶一再表示不愿接受采访,但她似乎并没有完全拒绝或者说找到拒绝的办法;而作为成功采访过她的媒体,在文章中总是会说些诸如“请大家让这个‘天使’休息一下,她要过正常人的生活,请大家不要让她不断重复巴黎的故事”这样的话,不知道那些还没来得及采访她的媒体看到这些文章后会怎么想。
我真想跟金晶说一句话:“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呐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