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保安8年献血3.2万毫升是去年全国献血量最多的人
http://www.jxnews.com.cn
2008-03-17 07:51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本报南昌讯欧阳金桥、记者熊波、实习生谢小燕报道:在南昌,有一名叫钟骅的普通保安,但不普通的是,他在8年时间里累计献血25次3.2万毫升,成为去年全国献血次数和献血量最多的献血明星,被人们称为“活血库”。
记者了解到,钟骅是某医院的一名普通保安。据了解,2001年,国家还没有要求献血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未满18周岁的他瞒着医生完成了第一次献血。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钟骅了解到除了献全血外,还有一种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形式。于是,他怀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捐献了血小板。因身体没有任何不适,钟骅当年就捐献了5次机采血小板。
据了解,按照国家的规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期为一个月,一般一年不得超过12次,每次可捐献1-2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相当于800毫升血液)。钟骅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在全省还没有一个献血者能在一年内献血12次、捐献机采血小板24个治疗量的,最多的也只献过11次半。
2007年,钟骅一年内捐献了12次24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折成献血量19200毫升,成为2007年度全国献血次数和献血量最多的献血明星。
当被问及是什么动力使他坚持献血时,钟骅笑着表示,就是为了帮助更多临床缺血的患者。据了解,2008年,作为省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的他,又已经捐献了两次机采血小板。
点评:
普天之下,最珍贵的是生命。
钟骅一次又一次的捐献自己的血小板,正如他所说“就是为了帮助更多临床缺血的患者”,也就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那钟骅自己呢?新闻全文只在钟骅于2006年开始尝试捐献机采血小板时提到“因身体没有任何不适,钟骅当年就捐献了5次机采血小板”。那钟骅持续而频繁性的捐献机采血小板是否对他的身体会产生影响,或者说会不会有潜在的健康威胁呢?很遗憾的是文章似乎没有交代清楚,只提到了一个模陵两可的信源——“据了解,按照国家的规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期为一个月,一般一年不得超过12次,每次可捐献1-2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相当于800毫升血液)”。首先,按照新闻学的真实性要求,这是匿名信源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对这种说法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其次,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钟骅是不是属于那种“一般”的情况,医疗机构有没有能力证明钟骅是不是“拿自己的生命来看玩笑”?为什么不增加对医生或者他本人及其家人关于其健康状况的采访内容呢?
实际上,尽管文章中在提到钟骅的动机时称“就是为了帮助更多临床缺血的患者”,但文章也提到了一个更值得玩味的背景:“钟骅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在全省还没有一个献血者能在一年内献血12次、捐献机采血小板24个治疗量的,最多的也只献过11次半”,也就是说钟骅存在为破记录而献血的可能:钟骅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可问题是,假如钟骅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那血液中心呢?媒体呢?
记者在面对这件事情上,显然没有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无法从中国人一贯以来盲目刷新吉尼斯记录的报道路径的窠臼中挣脱。新闻不仅仅是猎奇和迎合,更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规劝的是钟骅不能只为了破记录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过度消耗自己的健康身体,规劝的是更多的后来者同样要珍惜身体,健康的、没有负担的捐献血液.
生命诚可贵,温情价更高!新闻应该理性,但绝不等于冷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