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事实不仅要真实,在表达上同样不能授人以柄

(2008-02-25 20:29:13)
标签:

休闲

分类: 新闻学习
   
 
新闻事实不仅要真实,在表达上同样不能授人以柄
    这篇新闻,一无出处,二无具体新闻人物("分宜一小学",通观全文,也不知道这个小学叫什么名)。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可被记者这样一写(还不知道是否确属记者个人采写的呢),读者完全可以质疑其新闻的真实性。如果这样的新闻也可以编发,那杜撰一条假新闻显然就比制一本假证、一份假文凭容易得多了了!
 
    说到杜撰新闻,我又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另外一则消息,事情发生地不在南昌,而是在南昌不远的武汉,相关媒体不是《信息日报》,而是首发媒体《武汉晚报》以及人民网等转发其稿的众多主流媒体。2008年2月14日《武汉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女孩因压岁钱未与GDP同步增长拒绝收下”的社会新闻。具体内容如下:
    本报讯(记者 高道飞) 按去年的“价码”给女儿发压岁钱,却被女儿退了回来,理由是:压岁钱未与GDP同步。

  家住三眼桥二村的程豫说,大年三十夜,他将一个包了500元压岁钱的红包交给正在读大三的女儿。女儿打开一看后,满面笑容地把红包退回:“老爸,去年中国GDP的增长是11%哟,你就算不多给,至少也要与GDP同步吧!”

    程豫回答说,国家GDP不等于家庭GDP呀!况且去年的CPI涨幅也超过了5%啊。可女儿说:“我也是CPI的承担者啊。如果你一时还想不通,我可以给你一段思考的时间,不过拖欠压岁钱,可是要付50元的滞纳金哟!”

    昨日,程豫在女儿软磨硬泡之下,终于将拖了七天未给的压岁钱按GDP增长幅度发给女儿。不料,女儿又提出要50元滞纳金。

    我同样对这篇新闻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我怀疑其新闻的真实性。关于这篇新闻的来源,文中只提到一个叫程豫的人,也就是给压岁钱的父亲。但记者是如何获得这个消息呢,是这个父亲主动找到记者报料的,还是这个父亲本来就是记者的朋友,或者说是记者的朋友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的。按照文章的意思,这三种都有可能性。那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可能是朋友之间的闲聊,而这个故事可能是作为一种调侃而存在,这里面感情色彩也许只有谈话者心里最为清楚,也许是记者过于认真。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则更可能有道听途说之嫌。

   此外,就算确有其事,有没有可能是父女之间的一种充分家庭味道的玩笑,或者说是女儿在父亲面前充满孩子天性的撒娇呢?我有强烈的这种感觉。

    实际上,看到这篇新闻,我又想起了去年5月份在各大网站盛传的一则假消息,消息报道了南昌一青年夫妻由于炒股亏得太多,双双自杀身亡的故事。该假新闻与前面这则消息在两个地方有着惊人之处:一是都反应了大背景,假新闻矛头暗指印发税刚刚上调,而本则消息同样事关“GDP”和“CPI”,也就是说,都可能是应景之作,有杜撰的动机;二是文章都是讲一则小故事,而且这种小故事的新闻要素都难以核实,有杜撰的可能。当然,以上也只是我一相情愿的揣测,希望不被言中,但我的意思是,新闻事实不仅要真实,在表达上同样不能授人以柄。

 

    值得庆幸的是,与很多主流媒体的编辑们不同,有些网友在帖子后留言说:“权当故事一阅”。与其相信,不如小品,甚合我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