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一个经历百年千年的古玉,看起来依然光洁如新,仅从玉表上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然而器体上的“绺裂痕”,述说明了它们所处的远古年代。
鉴定古玉是根据质地,器型,雕工,沁色、时代特征等等因素判断年代。古玉稀缺不能再生,崇尚古玉的人也越来越多,使得“人造古玉 ”大量涌现。制作伪玉者几乎能依图仿制,作品也十分接近原器。但始终不能仿造“包浆、皮壳、沁色”这些玉器在不断佩戴、磨损、钙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沧桑痕迹。尤其无法制造玉器自带的历史原貌 ——“绺裂线”。因此换一句话说,分析判断器体上是否“古玉绺裂纹”也是鉴定古玉的其中一个好方法。
这些不可隐晦的“绺裂纹”看上去是自然的、无规则的、深浅不一的,是材质本身故有的,是材质经历岁月沧桑所造成的。有的形成细微而隐约的线条状,用指甲刮之没有咯手感觉;有时候它是明显而严重的,甚至成为裂口,但内裂纹内可见沁色或局部有自然形成的沁色与绺裂纹共同存在。而人为做旧的新生裂痕(或碰撞断裂纹)是不会有这些自然现象的,这点不难分辨。
对于古玉爱好者来说,认识老玉的“绺裂纹不是伤残”至关重要。在收藏古玉过程中,勤于学习,结交善友,以玩赏为先,才能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俗气一点说,好东西就是会吸引人,好东西就会有好价格,自己花钱买来的,当然希望受到人们赞扬。但倘若遇到“无知当做学问”者随意评价,就看自己有没有认知能力和辨别眼力,否者只能搞得神情不安,人云亦云,最终与美玉擦肩而过。
------------------------------------------------------
明代·嘉靖年制【麒麟双凤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