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重发
颐翁传
浪迹诗踪
8 花城印象
广州的别名很多,什么羊城,花城,穗城、穗垣、仙城等,简称穗。本篇取花城印象之名,意在说其四季多花。并无贬粤人好色之意。哈哈,颐翁常把粤语称鸟语。他们一些人本来会普通话,而且说得蛮不错。却一定要故意用方言来蒙你。这就使许多的北方人,对广东人总是存有些偏见。中国南北的地域差异,似乎是古已有之。北方人的粗犷,与南方人的机警或者说是狡诈。常常是未见面就已心存戒惕。这似乎也是民国之初南北政权对立的原因之一。其实颐翁对广东人的印象,似乎比对上海人的印象要好得多。当然,这与他几次去广州公干都比较顺利不无关系。在广州他总能找到比较合适的住处。房价一般较上海要便宜。某同学竟然对颐翁能够在广州火车站附近,找到带卫生间和电脑的那么便宜的房子,而惊讶的目瞪口呆。而且买火车卧铺票也不用他们帮忙。真是奇迹。应当说颐翁一生比较有福气和运气。到哪都会有贵人帮忙。这可能一是颐翁为人憨厚,机敏,善于决断。二是不好与一般百姓计较琐事。但对头面人物则从不搞阿玉奉承那一套。甚而至于苛求官场的某些人,鞭笞他们的自私自利的丑行。这就是颐翁的本性难移。说这些其实是有点替颐翁辩护。因为近些年颐翁到广州和广东去玩,已经很少找老同学帮忙了。他不愿意看某些人的傲气和脸色。
现在游览广州的人,较之八十年代几乎要多四五倍。到处是拥挤的人群。特别是广州火车站,不仅是人满为患。管理也不甚得法。需要改善的地方相当多。可谁又去动那些为外地人着想的脑子呢?人说广州讲究吃,上海讲究穿,天津讲究耍,北京讲究官。其实广州并没有什么特色小吃。尤其是粤菜名称的奇奇怪怪和故弄玄虚,有时你甚至不敢去听去看。广州讲究吃,重点似乎在早茶晚点。说是早茶,您在九点之前千万不要出去买吃的,几乎找不到像天津北京上海那么多的早点摊和铺面。必须在九十点钟才有所谓早茶卖。晚上倒是很晚很晚还有饭局。比北方城市的饭店关门普遍要晚一两个小时。
按说,花城景色真是不错。不仅花多树多桥多楼多,公园,河湖水面多,各种历史遗迹也多。不过街头巷尾的穷人,流浪汉也不少。胡同里的小吃,比大饭店的客人要多。几乎没有一个街道是正南正北的。到处彰显着商业气息,铜臭气息。现在似乎比前些年多了许多皮肤黑黑的黑人朋友。看来海外生意兴隆。特别是对黑非洲及印度东南亚的贸易,应当是方兴未艾。颐翁做了许多诗,选几首奉上如何?
花繁树茂唱春欢,水绿鸭游近远船。
名唤流花惠闲客,缘通粤海思卅前。
一树红花照宇天,颐翁漫步品诗闲。
云飞南粤听鸟语,博写东风也要钱。
南国树茂密,粤海花繁荣。星灿文何少,楼高赋路通。
自有天助我,买票获顺缘。明日回京里,今登白云山。
留迹簪香馆,赋诗星海园。白云听雨乐,漫步品茶鲜。
春城花树树,乐友唱闲屋。神韵添情趣,文轩瞰麓湖。
本身荒山岭,沟中何许屋。崖坡闻鸟语,遥望雾楼浮。
画廊花海观奇峰,峰回路转悟圆通。
圆通戏演通好了,了然寻趣显神功。
伟人留迹成千古,千古粤秀独立峰。(伟人碑筑歌千古)
峰回路转今何处,处宇花城几多情。
虎啸龙吟碑林好,摩星赋对南粤痕。
路绕云端神迷惘,楼朦烟雾日黄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