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托儿所育儿 |
分类: ❤育儿随笔❤ |
前几天去买水的时候,营业厅还没开门,我骑车溜达,路过一私立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院子里随音乐做早操,每个班的老师带队站在队伍的前面,看起来每个班有二三十个小朋友,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们的表情,中大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很高兴,在认真的做操,而小小班的每个小朋友的表情各不相同,有高高兴兴的(当然那是极少数),有面无表情的,还有的就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嘴厥得老高,甚至有的小朋友干脆就在那傻傻的站着,根本不做操,而老师在最前面也不管。时不时的还有家长刚送孩子来,老师便开了校门去接孩子。有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有三岁多了,被一貌似是他爸爸的男子送到校门口,老师接过孩子,要他跟爸爸再见,小男孩撅着嘴低着头就是不说话,男子转身走了,留下愣愣的小男孩无奈被老师牵着手走进校门。
早操结束,小朋友们自由活动,大部分小朋友都跑进屋里玩玩具,有三五个孩子在院子里玩滑梯什么的,有个小男孩蹦蹦跳跳的,摔倒了,不远处的老师“不紧不慢”的走过来扶起他……看着看着,想象着家宝入托的情景,竟一阵心酸,真想哭。
原来关于幼儿园的好与不好,都是听说,没眼见过,那天的事好像成了一个阴影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一直以来,都觉得送孩子去幼儿园,两岁半是最合适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理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及求知欲望等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家里接触的同龄小朋友毕竟有限,到幼儿园跟同龄的在一起,可以多学点东西,也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但实际的情况是,家宝到两岁半的时候正好赶上冬天,不适合入托。而大部分小朋友刚入托的时候由于各种不适应,都会病一场,所以家宝的奶奶和姥姥一直不主张把孩子这么早送去,家里又不是没人看,所以家宝入托要等到明年春天了。关于学校,硬件设施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伙食,而老师的责任心才是最最主要的。其实现在的孩子真的挺可怜,从一入托就像是被上了弦的钟,停不下来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学就至少要二十年。又扯远了。
现在开始为家宝入托的适应能力担心。他会怎样去适应那个陌生的环境?会不会也像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刚入托的时候每天都要大哭一场,如果是那样,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狠下心送他去学校。最重要的是他会碰到啥样的老师呢,老师会像我们那样照顾他吗,如果不好好吃饭,老师会耐心的跟他讲或是喂吗?
原来一个做幼师的同学告诉我,老师们根本没那么大的精力去细心照顾每一个学生,自然那些长得漂亮帅气的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现在过节都要给老师送点东西表示一下,才会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多一点照顾。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的。
…………………………
关于入托,还有太多问题需要考虑,可是不管怎样,这是他的必经之路,也是我的必经之路,我甚至希望那一天能晚一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