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嫩牛五方”广告
(2009-07-01 14:07: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大学 |
该则广告的内容主要如下:
第二个画面:漂亮的牛肉被从锅里倒出来,加上蔬菜与果粒后,包裹在了一张面饼里,在广告的正上方打出了“嫩牛五方”的字样,左下角还出现了“新”字,表明这是肯德基的最新产品。
第三个画面:牛仔辛苦干完工作后,坐在石头上,美滋滋的吃着大饼夹牛肉,又看了看身后的牛棚,牛嚒的叫了一身。
(一)文化因素
2009-01-06 18:56:28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020902/ 抗议肯德基嫩牛五方广告!
想必很多人都看了肯德基的嫩牛五方的广告。
多么残忍的广告! |
除了这位网民的“声讨” 外,还有很多网民纷纷跟帖,也都表明了在看完肯德基的嫩牛五方的广告后觉得不太舒服。因为,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一些过于功利性的行为是不适合这样堂而皇之的表现出来的。而且,近几年来,全球都掀起了一阵关爱动物的浪潮,在成年人看来,宰杀家禽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塑造当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儿童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个牛仔坐在那里一边品尝美味牛肉,一边回头看看身后其他待宰之牛的时候,他们会这么看呢?是觉得牛很可怜,产生了同情之心,还是被人类这种明目张胆的自私与虚伪而惊愕呢?所以,这则广告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不利于肯德基的目标群体——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且,这种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以年龄为基础的亚文化的导向作用
肯德基的目标群体中少年儿童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要想博得这一目标群体的欢心其实不难,比如肯德基可以在广告中加入一些动漫元素,利用一些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目标人群正处于一种模仿、学习阶段,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他们的眼中,动物与人类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就像小人书里描绘的那样,主人公总是在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和自己忠实的动物伙伴共度难关。他们无法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理论,也不知道美味的汉堡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可能在其他年龄群体的人们看来,这则广告只是赤裸裸的表达了人类的贪婪与虚伪。但是,儿童的价值观念却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前一分钟还是如此贴心的朋友,后一分钟就成了伙伴的口中食,他们会觉得,人类实在是太可恶了!因此,这则广告违背了儿童这一目标群体的亚文化,不仅没有赢得人心,反而引起了争议和不满。
(三)社会因素
家庭对消费行为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担当者直接的影响。家庭有着自己的文化,将特定阶层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传达给下一代。儿童是新生的太阳,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儿童一出生就开始向一个社会人过渡,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而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是教育和环境。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思维方式简单,缺乏判断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容易受到影响和暗示。他们很少考虑家庭经济因素,因此,广告只要能从感情上打动他们,那么他们的消费欲望是无穷的。比如一些生动有趣的电视广告节目,动画等,都使儿童深受影响。专家估算过,平均每个美国儿童6-18岁期间会用15000多个小时看电视,另外,一项调查发现,
“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六成,“经常看电视”(每周看3-6天)的有二成,“偶尔看电视”(每周看2天以下)的有一成,“不看电视”的只有1%。现在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这使儿童和电视的交流时间更多,尤其是现在的少年儿童,基本上是在“电视机面前长大的”。所以儿童就不可避免地深受到电视广告的影响。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为了避免孩子的价值取向受不良广告的侵蚀,父母作为家庭决策的制定者,会考虑到这一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在观念较为保守的父母看来,该广告忽略了“生命”的意义,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所以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可。
(四)心理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成为消费者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模仿。比如,用明星作为广告代言人,用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来宣传自己的品牌等。在这则广告中,既没有明显的符号人物,也没有代表儿童这一类年龄群体的人物作为主角,只有牛和牛仔,显然,吸引力不足以打动儿童。因此,儿童这一目标群体根本无法得到“模仿”这一需求的满足,所以反应也就不会十分强烈了。这是这则广告的另一个失败之处。
小孩子好玩好动,爱幻想,喜欢卡通人物,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自己喜爱的,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而且,受到学校正规教育的影响,有爱心,热于助人,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等道德风尚也正在塑造这一阶段儿童的行为规范。而肯德基的这则“嫩牛五方”广告没有把握住目标群体——少年儿童的特点,也没有反映他们的诉求,因此引来了颇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