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院举办李浩、董喜阳、年微漾、漆宇勤诗歌创作研讨会

标签:
核心期刊美术评论文学评论董喜阳诗歌 |
分类: 活动剪影 |
2018年6月1日,鲁迅文学院举办李浩、董喜阳、年微漾、漆宇勤四名鲁三四高研班学员诗歌创作研讨会。著名诗人、评论家敬文东、霍俊明、树才、谢建平以及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届高研班(青年作家班)全体学员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四位诗歌批评家和部分同学结合诗歌文本先后就李浩、董喜阳、年微漾、漆宇勤等青年诗人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面对面的批评。
敬文东教授围绕着李浩诗歌中折射出来的神性光芒和上帝信仰展开阐述,结合自我新著《感叹诗学》,以宏达而精微的视角剖析其文本的持守意义;霍俊明教授以诗人董喜阳诗歌中漫溢出来的独特的个人精神气质和体征胎记进行手术刀式的剥离,深入浅出,探究其诗歌中普遍具有的代际盲点和创作误区。从诗的形制到建筑美,标题到立意,从语言外部到内部建构,从精神抒写到时代参与,修辞、逻辑、艺术审美等多维度的抽茧剥丝,给青年诗人以巨大的启迪意义。
谢建平主任则从诗歌的散文化、生态化和具体的编辑家的标准谈年微漾的创作理念与文本呈现,从而试图推进“诗所以为诗”的精神内涵;树才教授由法国著名诗人夏尔的一句话展开论述,即夏尔把写诗的过程比喻成火柴投到火炉里面,这个点燃不是上帝去点燃,也不是风去点燃,肯定是诗人自己去点燃,在点燃的过程中,火焰的燃烧完全是一个时空的过程。你点燃火柴可能就是第一句诗,但是火焰渐渐增大,还要靠火焰与空气融合,还取决于木材干燥的程度,它是一个燃烧的过程,夏尔称之为是一个渐渐震动的过程。他觉得这个过程也是诗人漆宇勤应该重复路过的创作途径。
作为鲁迅文学院传统而富有特色的一种研讨形式,此次研讨不回避问题、不谈优点、直白而不避讳地讨论诗人作品的缺点,起到了促进诗人成长、帮助诗人找准改进方向、准确自我认知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共鸣。
批评家梯队
敬文东,1968生于四川省剑阁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有《流氓世界的诞生》《失败的偶像》《牲人盈天下》《感叹诗学》等专著,另有《被委以重任的方言》《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等文集。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批评家、文学博士后,现工作于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国文系客座教授。著有《尴尬的一代》《变动、修辞与想象》《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萤火时代的闪电》《“70后”
批评家文丛·霍俊明卷》《陌生人的悬崖》等评论集。主持“中国好诗”第一、二、三季的组稿编辑工作,主编历年的《天天诗历》。
谢建平,1961年生人,陕西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专科学校,任海军某部医师。1995年转业到中国作协诗刊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空地的影子》、《写在秋雨前》。有诗作被收入年选或选集。有作品被译为英文。
树才,原名陈树才。诗人,翻译家。1965年生于浙江奉化。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1990至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任外交官。200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著有诗集《单独者》(1997)、随笔集《窥》(2000)等。译作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博纳富瓦诗选》(2002年)。2008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勋章。现居北京。
四名诗人简介
李浩,1984年6月生,河南省息县人。曾获宇龙诗歌奖(2008)、北大未名诗歌奖(2007)、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奖项。出版有诗集《风暴》《还乡》,波兰文诗集《Powrót do domu》,诗文集《你和我》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波兰文、亚美尼亚文等多种文字。现居北京。
董喜阳,1986年生于吉林九台。文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从事酒店管理、媒体、期刊编辑工作多年,兼事美术评论。诗歌、随笔、评论散见于《作家》《大家》《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诗歌》《星星》《诗歌月刊》等刊物。有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韩文、日文等。现居长春。
年微漾,1988年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坂村,现居福州。
漆宇勤,1981年11月生,江西萍乡市作协副主席。在《诗刊》《星星》《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雨花》等各类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习作1300余篇次。出版诗集《另起一行》《向阳光微笑》《安于生活》《无法拒绝》等6部、散文及其他文学作品集6部。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获文学小奖若干。
鲁三四精神家园
写作的光荣,用母语证明未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Gksgzj8ZiaqFWfujVsw4L68ibXcnkUZ9zuACVPiahEbEaIiblVZhB1NdUGC6LicCic8r6sicMV93MPV5IfDhfx2ibMOqA/640?wx_fmt=jpeg诗歌|小说|散文|评论
邮箱:lusansi2018@163.com
本期值班、组稿、排版编辑:董喜阳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