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日报·东北风》7月31日发美术评论:花开几树尽芳菲

(2014-07-31 14:23:57)
标签:

省委宣传部

诗歌月刊

文化吉林

长春商报

分类: 美术评论

          花开几树尽芳菲
                   ——刘德生水墨风格浅论
撰文/董喜阳 

《吉林日报·东北风》7月31日发美术评论:花开几树尽芳菲
    长期以来,刘德生以书法与人体画的创作独树一帜,又以篆刻深见功力,其书法高古、典雅、静穆、俊秀,其绘画作品注重个性体验与微观思考的逻辑关系,试图通过现实生存状态与想象力的杂糅和融合,推进个人艺术追求的递进发展,其篆刻已经在青年篆刻家圈子里小有名气。
    刘德生出生于美术世家,父亲曾经是吉林大学化学专业的高材生,却和绘画缘结一生。早在省内颇有名气的刘家“风雨声”三兄弟,就是指大哥刘德宇、二哥刘德峰与小弟刘德生。刘德生的篆刻启蒙来自于大哥刘德宇。年少时,刘德生是个出了名的淘气包,别的小孩不屑玩的胶皮、纸胶成为了小德生当时的最爱。他把拿到的铁臂阿童木、《杨家将》小人书和图案收藏起来,空余时间用来篆刻作品,那是他“原始版画”的雏形。
    在当年的安民小学(现45中学),或许还能找到幼年的刘德生作品。从第一次碰触绘画,老师就说他人物造型精准出众。高中时,钻研篆刻艺术,当时石国山老师的刻章都出于少年刘德生之手,大有名家之风范与气度。他先后拜过诸多国内、省内名师,其书法师承著名书法家金中浩,其绘画师承许占志、林百石、张克申、谭全昌,可谓尽得真传。
    2007年,刘德生主攻人体画创作,致力于突破原始局限,打破传统束缚,建立自己的美学秩序。短短5年内,其人体画创作已有大成。2012年的4月14日,他在艺术学院展览馆举办了“刘德生中国画人体展”,共展出作品100多件,在省内广受好评。
    刘德生根据自己的构思和设想,将自己手下的模特绘成一幅幅不同的画面,多栩栩如生,少抽象晦涩,风格各异,令人叹为观止。他的人体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人体作为绘画的画布,充分表现了传统绘画的技巧和风格;另一个是开辟了一种新的语言,充分利用人体的曲线、纹路、阴影、器官以及身体的形态,创造出一种雕塑造型或局部的装饰效果,让模特与背景融为一体,呈现出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应该说刘德生的人体画独辟蹊径,作为传统国画理念中的一种新流行或是一种新文化,表达了人们某种内心渴望的释放,呈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虚实反应与镜像反射,它剔除了以衣服和表面饰物为依托的身份、地位、层次的差别,完全从自身的美感出发来表达心意,这就强调了自我,与迎合潮流、展现个性、实现人性的幻觉之美是十分统一的。
    刘德生的中国画人体画既是其艺术精髓纯粹、单纯的反应,又是其推陈出新、超越自我的情境再现,就他的人体画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手法,我们可以比喻成像一首有多声部的大合唱,或说像一曲曲交响乐章,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刘德生的人体画表现逼真,纤毫毕露。似乎他的人体画质感比照片还要写真,皮肤细腻仿若有弹性。其画水墨人体给人的感受是夸张、变形和表现的主观意识的流露,笔随人意,力取其态,丰满粗悍,纤弱清雅,纵横顾盼均随画者心境而成,笔墨宣纸产生的墨象构成,便是神游意会的视觉效果。人体之美以变化的墨象效果,决定画面情调、格调、色调。让剽悍野性在轻云霭霞,薄雾冥蒙的风景静物中柔和呈现。刘德生的绘画兴趣点并不局限在对象表面的真实性上,而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整体的氛围把握。他通过想象带动现实反映,在间离反差中让画面笼罩一层不可捉摸的情绪,力图超越感觉刺激层次表达一种欲望,既内省又情绪化。
    纵观德生书法作品,其书法结体严谨典雅,舒展而雄强。其笔画丰厚凝重,含蓄拙朴。起笔、收笔及转折处多有方意,点画显有棱角,故而力感很强。其运笔简洁,弧形笔画较少,真草隶篆,诸体皆通。其篆刻初学赵之谦、吴昌硕,后又精研齐白石,实乃诗、书、画、篆刻全面发展,可谓花开几树,各尽芳菲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