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0后诗歌档案》后记(转自艾华林博客)
(2013-08-21 15:49:54)
标签:
长春商报省委宣传部文化吉林诗歌文化 |
分类: 活动剪影 |
决定编选《档案》是2011年年初的事情,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但我清楚地记得,这个念头是在端午节那天产生的。
2011年6月5日,我和蒋志武君组织的“深圳80后诗人·联谊会”在宝安雁盟酒店文化产业园举行。这是深圳80后诗人首次集结亮相,因此倍受关注,消息一发布,就吸引了不少外地诗人。时日,两岸三地(香港、深圳、东莞)的诗人齐聚一堂,畅谈诗歌理想,探讨人生课题,为深圳80后诗歌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会议由志武君主持,我和子建君分别就深圳80后诗歌的现状做了简短的汇报。议程中,诗坛前辈孙夜、李晃等作了总结性发言。肯定了深圳80后诗人们所取得成绩,指出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活动圆满落幕后,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想法。想为这个群体编个选本,集体展示一下深圳80后的诗歌面貌。于是马上着手准备,起草征集启示。自公告之日起,短短一个星期,就收到了90多位诗人的稿件。经过数次斟选,历时二年,才有了《档案》的模样。
现在,当它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时。我就像一个产后的母亲望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末产,幸福的不知所措。
而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
感谢樊子老师在百忙中为此选本写了精彩的序言;感谢诗友蒋志武、北残、袁华韬、子建、董喜阳、李双鱼、徐小明、行瑞、阿优等为选本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天隆文化传播公司的龚建先生为选本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同事肖成、黎锦浩、车豹等为选本的装帧设计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我的妻子池淑梅女士在我编选此书时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是你们的助力,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衷心地感谢大家。
前几天,著名80后青春偶像人物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遭到了炮轰。还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年代,还有那么一小掇人,为了理想,为了诗歌默默地坚守着心灵这块纯净的土地,我想这个世界就不至于那么糟糕的。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幸福。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