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雨:端庄朴厚的农民书法家
撰文/董喜阳
姜春雨,地道的农民,现在还紧随打工者的脚步;知名的青年书法家,精研书法三十余年,至今仍在路上。当记者见到敦厚质朴的姜春雨,一览他的墨宝,同样是发出了毕加索当年在故宫博物院欣赏中国书法时的惊叹。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那“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姜春雨的书法艺术世界影绰可见。
姜春雨师承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姚俊卿老先生。继承中有开拓,转接中有创新,一直都是他追求的书法准则。“在一定时间段,重要的是发现,而不是创造。”他数十年孜孜不倦挥毫铸情,磨炼人生的意志,在历练中一步步提升技艺,在技艺中发现体味美的元素﹑美的格调﹑美的韵律以及美的表现形式,在玩味中收获愉悦。
姜春雨为人谦和儒雅﹑诚实厚道﹑敬业乐群,因此其作品才会端庄朴厚,俊逸豪迈,给人以真挚而又蕴涵深刻的感觉。“书写需要凝神静气,要欲书先散怀抱,既遵循艺术规律,又要注入情感,呈现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及历史渊源。书法是心灵的律动,感情的流淌和释放。境由心造,神融笔畅,无为而治,意味无穷。”姜春雨细心揣摩古人书法精到之处,用笔方法的高超以及所表现出的情感世界,那些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一招一式无不精妙、古拙、闲雅、率真。他数十年精研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以及篆书,且每一种书体的变化都带给人惊艳一绝的愉悦。
书法以文字为载体,它承载着文明,是承载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书法表现审美品格,体现传统文化内含的精神实质、涵养和风姿。15年,100万字,姜春雨用一支毛笔记录着历史精彩瞬间美,典藏着时光机放映的点滴。这是一种功力﹑一种坚韧不拔的勇气,更是一种精神。他被称为新中国民间毛笔记载历史第一人。
书法艺术是人生境界的一种诠释和提升。他从《张迁碑》的朴拙中学会了踏实﹑敦厚﹑内敛;从《已瑛》和《礼器》里品尝润致舒展;在王羲之的行草里领悟到了人生的妍美、流畅。对于姜春雨来说,书法是一种引领,引领他沉静,引领他在笔画和间架的高山上寻找一种意蕴和趣味。
姜春雨艺术简介
姜春雨,号耕砚堂主人﹑墨农。现任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2006年应中国国际长春冰雪节组委会邀请,现场表演“双笔书画”绝技;书法作品被选刻在“2008庆祝北京奥运纪念碑林”;2008年,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书画巡展,并被授予“文明之星”称号;被《中华书法年刊》授予“优秀艺术家”称号。2010年,其书法作品应邀刻于《中华和平碑林》,并被和平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入选《中国艺术家大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小品精品大典》﹑《书画家全集》等。举办个人书画展多次,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