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许占志:如果时光留不住

标签:
80后诗歌长春商报基督徒吉林省委宣传部文化 |
分类: 美术评论 |
许占志是名满春城的书画家,可谓是桃李天下,弟子三千。每天去拜访的人蔚然成观,他一般会谢绝络绎不绝的采访和客人,安静地坐在藤椅上静默思索,接受阳光。似乎他对某些特定称谓的身份有种天然的抵触,他会在画作中反思作为画家的种种心理异化,也会在生活中刻意逃避著名书画家的身份。
今天,冬日暖阳跳跃着升上来。经开七区一栋看似破旧的楼房,一间翰墨飘香,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的画室里,占志先生终于和我们面对面侃侃而谈。他像是一棵古老而稀少的植物,在窗口的位置接受着阳光雨露,接受着紫外线的挑战,却显得明朗而峥嵘。
许占志先生,曾任长春市文联副主席,是20世纪60年代长春书画院的院长。他执教鞭站于三尺讲台,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直至老态龙钟、鬓角花白,从事美术教育几十载;80年代,占志先生正式步人专业书画创作,笔不停,墨常新,耕不辍,终于上天不负苦心人,卓然有成,书画通体,誉满春城;退休之后,占志先生常寄情于山水,移情于大自然。悟山水造化之机,参花鸟生存之趣。老当益壮,继续挖掘青云之志,然白首不衰矣!
占志先生近年来之画作,凡山水、花卉,无不壮观,皆乃关东风土人情雄浑开阔之映照,豪迈放浪胸襟之折射。其用笔非凡,在遵循自然法则之上,变化出新,融入个人参透因子。起笔看似荒诞,然因势利导,妙笔即收,却人佳境。此化险为夷之功,乃大手笔也。其用墨之妙,乃于泼墨与惜墨之间,或山、或石、或林、或泉、或种种迹象,均由心造,则自然天成者也其赋色之际,以清丽明澈为上乘,尤精于点苔,疏而弗散,密而不结,莽莽苍苍,笔墨所至,有无限生机。
“笔墨当随时代,追古而不仿古”是文艺界恪守的守恒规律,只有记录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流传至广,才能作为历史的记录,否则就是昙花一现。画家们开始学习时都是从传统入手,融现代技法于传统精髓,汲传统精华而勾勒现代。占志先生深谙此道,于是当你见到他浑然天成,绘画出高格、高情、高真的艺术作品也不足为奇。
“师造化”既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过程。写景抒情既要表现现实存在和客观事物,又要强调主观能动性,加入作者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占志先生是善于融合二者的高手。其作山石用笔遒劲方折,用墨浓、淡、枯、润、焦皆用,山石的陡峭与石边的峻凌有原始情态,水流的荡漾与石崖下的深湾表现自然,仿佛溪流于此,栩栩如生,气象万千。其作山树层次清晰,树叶红里带着黄,云蒸霞蔚自然,远处的山头透露出树木的生机。
占志先生逾古稀之年,但孜孜以求之心不老,一丝不苟之治学精神依存。他的作品,创作形式多样,局部与整体搭配合理,构图巧妙,实乃煞费苦心。他的作品大多自下而上,层层推进。他敢于也善于使用大面积的模块或是大规模地使用了特具个性的亮颜色,山峰用淡墨稍稍勾勒轮廓,然后大胆泼墨,浩茫汹涌,云雾氤氲,韵味十足,几次泼墨交叠画面层次分明,互相渗透。在山谷背阴之处,墨色加重,形成浓淡、干湿、虚实等多方面对比,表现了山石多变的意境。
“深入浅出,别有洞天“应该是占志先生画作的基本概括。他绘画如写文章取其精华而旁征博引,将多种艺术精髓熔于一炉而不穿凿附会。他的作品中不仅参借了油画的部分方法,而且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中西绘画融合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强调主观表现的创作原则。这是一种特殊的“绘画”精神,一种人生通变达观的心态。
中国花鸟画素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而在我看来,占志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作是介于二者之间偏野逸一路的。这倒也符合关东风情和占志先生自我修养:韬光养晦、不事张扬、淡漠名利而追随疏朗博大的自然。
“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占志先生深谙“搜集奇峰打草稿”的至理,每年他都要走南闯北写生,东南沿海、塞北平原、西部边陲和南海之滨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扑面而来的自然山水,令他在感悟中激发灵感。胸中有了行云流水,笔下才有挥洒自如的画卷。占志先生构图巧妙,山峦、松柏、瀑布、云海、茅屋、人物组合得体,诗情画意,意境深远。笔墨的精润清新,使整个画卷气势雄浑而兼具秀丽之美。他常打破常规用直景描绘,让急流飞湍、瀑落九天,若身临其境,似闻其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占志先生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他面对的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和活生生的人物环境。他用自己的画笔记录着山光水色、风土人情。造化无变化,心情随时变。即使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景”,占志先生也能从容面对,以情入墨。多年来,占志先生曾数十次深入长白山区,漫游松花江畔。以具有典型特质的白山黑水文化入墨,以质朴醇厚的关东风情入笔,从而创作出了具有高清晰度的奔放画卷,让人在领略无限风光中感慨山河壮丽。
占志先生几乎把生命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书画艺术。青年时他循序渐进,一丝不苟。悟性加上勤奋,占志先生画艺精进,扎实的传统笔墨基础,让他受益终生;壮年时期,传道授业解惑。教过的弟子布满春城,比如朱臣、刘德生等,经其“指路”与“点拨”的袁武,现在已成为声动全国的中青年实力派画家;走进老年之后,占志先生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更加勤奋地东奔西跑,忙着交流、学习、写生以及看望多年的书画界好友,虽忍受交通颠簸之苦,却乐在其中而洋洋得意。
用心血与生命作画,是艺术家的崇高境界。占志先生真是把自己的生命与艺术融为一体了。欣赏他的山水、花鸟之作,也时常能感受到画家火热的激情,似乎听到他脉搏的声音。
占志先生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作画,不急功近利,不矫揉造作。投身大自然怀抱,呼吸花鸟的气息,感受山水的精神。他正是从人生和自然两个方面,来扩充气量,提高气质,以养浩然之气。
或许这就是占志先生桃李满天下,自辟桃源“称太古”的原因吧!
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