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尚德义教授: “我依然有一颗想要年轻的心

(2013-02-18 11:09:06)
标签:

80后青春诗会

80后诗歌

长春商报

基督徒

文化

分类: 文化吉林

                       对话尚德义教授

              “我依然有一颗想要年轻的心

                       ■撰文/董喜阳 ■摄影/孟昭东

对话尚德义教授: <wbr>“我依然有一颗想要年轻的心

对话尚德义教授: <wbr>“我依然有一颗想要年轻的心
  将近一甲子年龄的差距,反而让语言的碰撞没有距离的误差。也不耽误我们在顷刻间因为同样对于艺术的热爱而成为忘年交。桃李满天下的尚德义教授,在不是他学生的学生面前显得矜持,但这张弛有度的自由对话,恰恰符合我们对于气氛的需要。
  他的梦,在他的音乐事业之外,引发着一场场不可预测的微妙效应。
  整个下午,《文化吉林》邀请尚德义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内容涉及创作、生活、艺术以及一点点关于梦想的想象。


W=《文化吉林》记者 S=尚德义教授 Y=元柏萱教授

 

W: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对话,首先表示担心的是您的身体。因为上午我们已经对您进行了专访。首先,请您给我们讲讲,您对这次声乐作品音乐会的一些感受。
  
S:首先谢谢你们的关心与宣传。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基本处于零部件尚可活动状态,饮食起居可以正常。上午的确是说了很多的话,不过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让我谈一谈此次音乐会的一些感受,应该说还是很符合我现在的想法与心境的。我想说的一个是感谢,一个是欣慰,一个是建议。感谢的是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对于吉林音乐事业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吉林艺术学院主办这场音乐会。当然,还要感谢所有承办单位和所有演职人员,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演唱会增添了光彩;欣慰的是我的这些作品一直都广为流传,这是我一生音乐艺术的结晶,一个人的作品能被后人记住、流传,且能持续感动、震撼他们的心灵,是件儿令人愉悦的事儿;提出一点建议,就是要增强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歌唱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热爱音乐的人应该在歌唱事业上倾注更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让音乐保持更持久的张力。
  
W:您当年毅然决然地放弃工艺美术专业,而主攻音乐,纯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还是因为二者之间可以融会贯通,让你有更多的灵感?
  
S:因为热爱而选择,也因为选择了别无热爱。理论上讲,任何艺术之间都是相关联的,但是这种潜在或是隐藏起来的共性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挖掘,那时的我还不具备这种思想与素质。从这一层面上来分析,答案不言而喻。我相信大自然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任何的细微事物都能引起我内心创作的强烈感应,进而成为曲谱下一个象征符号。
记得早些年台湾有一个女诗人叫席慕容,在文章《荷花七则》里说,真的,很多事情是需要发点疯才能做出来的。现在回想当时的决定,或许因为年轻的疯狂。
   
W:您们二老都已古稀之年,桃李满天下,儿女又都在吉林,本大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为什么您们却总是到大西北去?能讲讲您和兰州之间的缘分吗?
  
S:关于我和兰州之间的缘分,专访里面我提到了一些,这里就简单说一下。我从1992年以来,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北地区考察,采风,讲学,创作,涉足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丝绸古道,天山南北,多次在甘肃省音协,西北师大,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民情纯朴多样,那里又是我们挖掘和整理民族音乐艺术的宝库,对于搞艺术创作,尤其音乐创作的我来说又赋予了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灵感。 

 
Y:当时没有人理解我们。儿女不理解,朋友不理解,同事不理解,一些发达地区音乐、师范院校高薪聘请我们,我们不去,并不是我们不向往舒适的生活,我们只想再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西北比起东、南发达地区更缺教师,更需要有人来为西北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W:如今,很少有作曲家或是音乐家像您这样,涉及的艺术领域这么全面,因为就像我一直想说的,他们谈论的除了自己的成绩还是成绩。在创作领域,很多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再也没有新作品,再也不能给自己新的挑战,因为他们一是封闭;二是浅尝辄止。有些艺术家也是如此,几乎是悄悄的消失了,自生自灭。
S:创作者与工匠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的合理开发和运用。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如果剥离了生活或是抽干生活的反复作用,艺术不会成为高尚乃至伟大的艺术。缺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眷恋,怜悯与敲打,就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不会刻意地让别人知道这首传唱的歌曲是我作曲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为的是引起其他人心灵的共鸣,而不是非要戴着某人的帽子行走。我很喜欢到各地转悠下,散心也好,寻找灵感也好,降低内心情结也罢,总之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能更好地重新审视自己。就像我在兰州与长春之间的循环,我知道,那是我想要的,就够了。
  
W:聆听您的作品时,我被深深打动,因为您在作品之中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人物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千年铁树开了花》之中的聋哑小姑娘,比如说《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里的阿西莫多等。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生命力,您还原了生活的真实。
  
S:首先感谢你认真的聆听与用心的思考与解读。的确像你理解的那样,只要你认真用心去感受我的作品,关于我的一切都不必问了,作品里包含了我的一切。


W:是的,相当的震撼,非常的具有冲击力与穿透力。
  
S:谢谢。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里包含了万事万物之中很多的姿态与生存意识。一切都是缘分的结合,是一种叙述,更像是我们此时的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