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界明 影视剧是实现自我真实的表达

(2011-11-09 13:52:04)
标签:

80后青春诗会

80后诗歌

长春商报

刊物

杂谈

分类: 长春商报

         于界明 影视剧是实现自我真实表达

                    撰文/董喜阳   剧照/受访者提供

于界明 <wbr>影视剧是实现自我真实的表达

 

 

   他的人生履历像极了一幅画,在我眼前缓慢摊开。如彩虹藏躲在白云的身后,而掩盖不了的是那种别样的美好与斑斓。其实,每个人的履历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在日记本上的,一种是镌刻在心灵路程上的。可他的人生经历似乎又给记者多了一点想象的空间。

   在一个40岁中年导演的脸上,你究竟能探知多少沧桑?从一个散打教员到武行,从一个跑龙套的演员到著名武术指导,于界明成为了中国内地炙手可热的“战争人物”。

   

 

                           登上列车,再来补票

 

 

   心理学中通常讲究“第一效应”,而我对于于界明真实的记忆也是从第一眼见到他开始。在吉林省著名武术团体周家大院的纪念庆典上,记者见到了憨厚直爽、洒脱不羁的他。于界明的相貌和举手投足间具备了作为武术行家和侠客的气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说话,和他拍摄出来的手法高超细腻、情节婉转的影视剧比较,简直天壤之别。

于界明因家贫,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弟弟,毅然放弃读书。9岁习武,他得到周家大院当家人武术名家周长淳的赏识和指点,拜之为师。由于他勤奋好学,奋发图强,几年下来已经略有小成15岁他含泪离开周家大院,带着恩师的教诲走进吉林省体育学校。4年下来,他的格斗技巧突飞猛进,在学校已鲜有对手。19岁那年,于界明入伍了,到一个更高的天空去展翅翱翔,不久后担任军事散打教员,他扎实的功底和硬汉的性格得到全部队的尊敬和敬佩。

也是在那一年,收入低微的他与电影结下了姻缘。业余时间去片场跑龙套挣外快、钻研武学,练习搏斗和带领教员,他忙得不亦乐乎!“那个时候,武行的收入可能是幕后基层工作人员当中最高的,高于梳头、化妆、道具和场记的工资,但竞争也蛮激烈。记得我1989年拍摄电影《外滩龙蛇》,我不知道自己在原地躺了几分钟,恍惚间听到挑剔的导演说‘OK了’,然后是一群人稀里哗啦的掌声。”

他经常说自己是“先上电影车,后补的车票”,因为他没有演绎的经验,但悟性极高的于界明很快就摸到了拍摄电影和电视剧的门道,并迅速成为国拍摄战争题材武术导演的中流砥柱。

 

 

                           走进电影,武打人生

 

 

无数的偶然必来自一种必然,无数的必然孕育一个字:“缘”。缘,妙不可言。就像是于界明,因为从小习武就具备了演武打电影的充分条件,因为武打电影和战争片提升了他的价值空间,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因此这又形成了必要条件。他的经历大抵和李连杰、甄子丹颇为相似。

但是当于界明正式做武行时,新武行的活儿往往青黄不接,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会接一些危险系数高的表演。他身上留有的伤,就是任人拳打解气“特别项目”的印迹。得出头全靠关系,“有人认识你,拍戏肯找你才是最关键的”。于界明说风淡云轻,“普通人和观众是无法知晓武行的生活是多么的苦痛和艰辛,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戏,背后需要多少个无名的武行,一场战争片一个武行是多么重要?普通人不会理解的。”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许因为他惨痛的少年和失去太多的关爱,上帝是顾念他的。在接拍了很多部电影却因愁烦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于界明遇到了董亚春。如果说初遇恩师周长淳是福祉的话,那么遇到董亚春就是他的造化了。在中国内地享有崇高声誉的战争题材著名导演董亚春用自己的慧眼识别了一匹“千里马”,宝马与伯乐写了中国内地战争片的神话与传奇。

做武术指导对于连续多年摘得散打冠军的于界明来说,应对得游刃有余。在董亚春的带领和帮扶下,他进入到了电影和数字电影领域,在那里开出了只属于自己的花。

着自己艰苦的经历走入了艺术创作的领域将诸多的电影元素容纳到了自己深深的武术情结之,作为武术指导,他用自己多年来在武术领域的积淀,打造出了一篇将武术人性化”战争片巨制。现实中和电视剧里“东北硬汉”于界明用他的《决战浦东》、《中国远征军》、《八路军》、《八百里壮士》为中国武术和战争题材的舞台艺术带来了别样的神奇。

 

 

                          艺术背后,演绎经典

 

 

作为典型的东北爷们儿,于界明的影视作品追求宏观的场面,大气磅礴的气势,惊天动地的声响,以及悲天怜悯的人性关怀。于是他和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拍即合。

    当记者问道《中国远征军》的收视效果时,于界明坦言“对于电视剧的整体素质和收视率,我们信心满满。这本身就是一种还原时代艺术的写真,更是给中国人心灵上的鼓舞与激励。但战争场面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谁都不知道,我们也是在揣摩和把握。”我深深地理解他的话,正像是电影《集结号》一样,也是站在了《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极旗飘扬》等片的基础上拍摄的。于界明补充:“我们也是不断揣摩经典,希望这部电视剧可以达到今天电视剧应有的高度。”

于界明透露,自己看了《八路军》后也很兴奋,很想作为军人亲自上战场。“原来导演拍戏也可以和演员有一样的心情和经历,这个令我很惊喜。”他那爽朗的笑容在茶馆里盘旋上升,左右交织,在弥漫茶香的空中汇聚成一种血性的力量。

“《中国远征军》作为一部战争片电视剧要表达出的是人性的力量,用诚意的创伤独白和激烈的战争荷尔蒙来向历史、老兵和时代致敬!”他说出了拍摄《中国远征军》的精神与心情。与此同时,导演董亚春和于界明在做客《艺术人生》时候也说过:“这部剧不仅要赞扬中国军人有多英勇,更是要全景再现这场战争有多么残酷从人性角度来表现战争对人心灵的摧残。”

 

 

                          再接再厉,跨越极限

 

 

从影二十余年,于界明拍摄的片子达到100余部,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武术导演,他所带领的演员从来没有意外受过伤即使在《决战浦东》、《中国远征军》这样需要大规模、大面积爆破的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2009年拍摄的电视剧《决战浦东》可以算是于界明演绎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这些年,于界明一直不忘恩师,今年特意回长来拜寿,也因此有了我们的采访和对话。“我从恩师那儿学到了他的人生态度,在导演董亚春那学得了如何设计武打动作。在片场,我们工作的时候每拍一部都会涌出很多想法。我们的目标不是记住这些想法以便下次备用,不是。我们从不这样做。你一直都要尽力而为——这就是我从董亚春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于界明一直在接近梦想,跨越极限。谈着谈着,他就距离梦想更近一步了。

 

 

记者手记:

 

   听着他畅谈人生经历,突然有光照进窗棂。柔和而轻灵,温暖且充盈诗意。白山黑水,春城大地,又出了一个影视业的奇葩,我为于界明骄傲并仰望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