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型民刊《长白风》杂志“吉林省80后诗歌专栏”选稿陆续添加中……

(2011-09-28 15:40:42)
标签:

80后青春诗会

80后诗歌

长春商报

刊物

杂谈

分类: 文学评论

大型民刊《长白风》杂志“吉林80后诗歌专栏”选稿陆续添加中(二)……

                                      栏目主持、点评/董喜阳

 

   入选诗人:陈有膑、破破、敖红亮、向景霞、梁珂

 

 

陈有膑的诗

 

简介:陈有膑,生于海南儋州(苏东坡流放地)。作品见于《天涯》《星星》《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汉诗》《诗林》《青年文摘》等数十种刊物。诗歌入选《十年诗选(2000—2010年)》《新世纪中国诗典(2001—2010)》《三月三诗歌年选·2010年卷》等选本。获首届复旦“光华诗歌奖”等奖项。现就读于吉林省长春某大学。

 

我和你

 

我和你,悲伤的小野兽般地伫立在午夜寂静的小树林里

你双肩颤动如雷

你双目如月亮里的针,生锈

你轻声呜咽里有月光下风吹树动的连绵起伏

我僵直如木

我紧抱着你的身躯

我多么像是在抱住一座沉默如佛的墓碑

 

爱情

 

春天,他们互赠以苹果

在大街上,提着篮子的,塑料袋的

这些风华正荗的俊男俏女,像手中的苹果

 

人群涌动,随处可见

有人优雅,或粗鲁地吃一只苹果

被咬过的苹果,最终被随手丢掉(抛绣球?)

准确地落进街道旁的垃圾桶

半空中,它呈现优美而残忍的弧线

 

苹果不是从树上直线落下的

更不是之前那样被手摘下,轻轻放下的

苹果从决定开花那一刻起,绝不希望落入如此下场

 

河流

 

这是一条神秘的河流

我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尽头在哪里、又流向哪里

对于它的一切我一无所知

却注定

用尽一生参与

 

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

它滔滔滚滚东流不息

流经过我的村庄

没有任何表情

 

有时候我看到

从上流下船只、落叶、败花、浮萍、尸体

我多么想了解它们

但它们不作片刻停留

沉沉浮浮一直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故乡割草的少女

 

故乡的少女

扎着枯糙的粗辫子

她有一把旧镰刀

一个发疯的母亲

父亲埋葬在荒草坡里

 

每到春天的季节

埋葬父亲的山坡

绿草茵茵、生机勃勃

于是故乡的少女

整日都在山坡上割草

 

咔嚓——咔嚓——

不停地割草、割草

面前的草刚刚扑倒

身后的草又瞬间站起

渐渐地又覆盖了

父亲残损的墓碑

 

而此时,她的疯母亲

傻子般安静、幸福

呆坐在她父亲的坟前

披散着枯糙的长发

比这满坡的春草

更加地迅猛、繁茂

 

董喜阳点评:

 

陈有膑的诗歌文本精短、干净、清澈澄明,而又直接、通透。在他略显平淡和简约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某种情感带来的挚爱和关怀,某种低诉与反思。他从生活的细节和自身生存体验出发,凭借自我深度思索和哲理叩问编织成一双翅膀。靠着构想和想象变幻成一双翅膀,他依靠文本来滋养自我的心性,乘诗性的羽翼在另一种空间飞翔。

 

     破破的诗

   

   简介:破破,原名赵雄,1986年出生,2009年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现居陕西神木。

 

之间

 

我为你

买了一面镜子

它照不见昨天

也照不见未来

只有现在

一个我

对看着发呆

我合上,再打开

里面长出的是

你的脸。

一束未完成的光

照过的人

重新擦亮它

 

高跟鞋

 

自你微微张开的大腿间

饱满的夏天碰到嘴唇

 

高高大大地站起来

手啊在果园何其盲目

 

钟声撞击。一朵,又一朵

黄金的鲜花秘密流血

 

就这样。太阳滚进我的胸膛

世界顿时陷入无边的黑暗

 

花 

有一种花

我见的最多

 

在村落小院道路两旁

亭亭玉立,明婉好比一些姑娘

后来,我离开村庄,偶尔返乡

也往往错失花期

 

今天,在青海得遇,她们

还是那样落落大方

 

多年前,我家门前许多这样的花

表姐将花瓣混合明矾捣碎

涂在指甲上,闪闪发亮


      卓玛  
 

拉萨河静静地

你也静静的

 

你的眼睛大大的

你的嘴巴大大的

 

想着你的人静静的

油菜花静静地黄

 

远山的白云

拂过你的脸

 

你的牛仔裤

是天空的颜色

 

年轻的神

秋风

吹来的姑娘

看见大一点的秋风

 

吹掉树木的耳朵

大一点的秋风吹得

满地都是树木金黄的

耳朵紧紧贴着地面倾听

 

她远去的骄傲的足音

 

我看见

大一点的秋风  吹过

她长长的秀发是一首风的赞美诗

 

董喜阳点评:

 

破破的诗如一条幽暗的隐秘河流,是现实情境与定格面画在纸页上的折射。他把所有关于物质存在的思考和推敲全部入诗,使得情感在文本里拉开一条缝隙。他用诗歌的嘴唇赞美与叙述,用睿智的语言歌颂与张扬,淡淡的哀伤和青春无奈的怅然弥漫不去。

  他的文本内敛、清秀、隽永,且充满哲思的光芒。他用诗歌背后的眼睛去注视尘俗世界,用心灵深处的第三只眼透视现实,他的文本是对自我精神世界和物质秩序的剖析与解构。

 

     敖红亮的诗

 

简介:敖红亮,男,1980年生于吉林省镇赉县、蒙古族。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秘书长。作品见于《城市晚报》、《中外少年》、《拉萨晚报》、《诗文杂志》、《作家村》、《黄河诗报》等全国四十余家报刊杂志。


          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幸福

 

当你的明眸归来,便是我的黑夜
    当你离去时,便是我的白天

衡量幸福不在按拥有财富的多少
    也不按我的渴望是否比你的更强烈
    我的幸福是和你在一起沉默或长谈
    以及我们的心灵的相通的律动
    我不遗憾生命之水夺走我的绿色
    现在就让一切的一切都远去吧
    我与你站在幸福的丛林中

当你离去时,便是我的白天
    当你的明眸归来,便是我的黑夜


                 妙音


 

低谷从不仰望
    高山,也不希望高山
    傲气十足的俯视
    低谷之谷收容了风和雨
    低谷之谷收藏了先哲的傲骨
    宏亮的声音 向高山之外传达
    空谷的妙音


 

董喜阳点评:

 

敖红亮的诗歌文本取决于他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知,是他特有思维方式的展现和延伸,更是对于诗人朴素命运的根本理解。他的文本绝大部分承袭传统的呈现方式,并没有太多手法和形式上的变化。不具有先锋文本和超现实主义的味道,他只是在一种生存环境里坚守固有姿态,并把这种逻辑思维通过加工和描摹形成一种镜像表达。

敖红亮的诗歌文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对生存土地的挖掘与出走。

 

向景霞的诗

 

简介:向景霞,女,1980年生于吉林省松原,现居吉林省梅河口。有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读本》、《中国诗歌鉴赏》、《天津诗人》、《大地诗刊》、《圣地诗刊》、《诗汇》、《梨树诗歌(春之卷)》、《有巢》2011诗歌大展、《诗春秋》春季版、《诗文杂志》、《几江》、《长白山》、《家园文学》、《通肯河》、《烽火》、《梅河口文学》等。

 

        爱情自留地

 

留些白,作为前行中我们栖息的阵地

流光一再侵占,我挪动堡垒,开始平视

这些年,沙漏下遗留的越来越少,视为经典

有些东西被卡在身后的缝隙,像上紧的发条

没法再松动。那一日,千里之外

你笑用悲伤谱暗夜之曲,奏凄楚之歌

电话,像在牢房,擦亮火柴

凉风搜刮身体之暖,之善,和那小小的不为人知的弹壳

捂着灯光的脸,生怕被泪溅伤。不允许

不允许柔软做我的外套。我的爱情,远在三年前离家出走

如今,一个人的荒岛,种满铁树

闭上眼,黑一点点陷下来,陷下来,细小的包围圈

城外,谁能了解一个小女子内心真正的寒?

 

         这样的夜晚

    这样的夜晚,举目无亲

歌曲四面八方汇集。一首歌一次经典一场劫难
    我的身体飘起来,好多时候想拒绝起伏,却
    欲罢不能。这样的夜晚,有鬼出没

突然忆起白日一人寻酒喝的傻样了

暗笑后。想大醉一场,或在情感的瓢泼大雨中

五体投地。这样的夜晚,我拒绝交心,拒绝诱惑
    拒绝希望。情啊,是毒蛇
    专蚀脆弱的魂。我中了蛊,到底该淌出多少血呢
    多少人会取笑这样的夜晚
    居然会有人亲近夜色,亲近毒品!
    我已形单影枯,我已爱入膏荒
    我已瘦弱成一根针,扎进谎言的肉里!

 

         惊蛰

我的笔好重,重过春天的泥土,泥土在梦中
一场择决在三岔路口踮起脚尖
我开始不动声色,着手做小褂,纳鞋底,路在纸上生花
不由得想起母亲,一想起家乡,内心的土块开始松动
父亲,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惊蛰动身,城市的脚手架望而生畏
没事的,他手里有铲,有锹,有和土地打折骨头连着筋的渊源
他还有一小片日子,一株向日葵,它们和母亲一唱一和,滋生绿色
姐夫也要带着一伙人马赶往建筑工地,搅得邻里娃子哇哇叫
女人们是不会皱眉的,内心的雷声和雨水贴着地皮
擦亮思想的虫卵,季节返青,好多虫卵应运而生
大批的,数也数不清的虫卵在惊蛰时分化成声声鸟鸣
不信?侧耳倾听!

 

董喜阳点评:

 

向景霞的诗歌文本严谨厚重、庄严洒脱。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恰到好处,长有长的大气恢弘,短有短的精悍利落。诗歌从词语的运用到修辞的装点都表现出诗人长期浸淫诗艺,所结出的自我的花。诗歌文本表达内核超越了女性诗人风花雪月的情感蜗居。她在向一种宏观的生存方式祈求,并时刻让自己的诗歌保持一种新鲜的律动,一种警觉的力量。

 

梁钶的诗

 

简介:梁钶,1986年生,甘肃会宁党岘人,现就读于吉林长春某大学。在《桃林学刊》、《会宁文化》、《语文学习报》、《后时代诗刊》、《诗风雨》、以及各种网易诗歌中可见他的作品,同时在诸多诗歌征文比赛中获奖。参加吉林省首届80后诗会。

 

      父亲的诗歌

 

一声粗糙的喉音

唤醒沉睡的黎明

一根粗硬的牛鞭

牵来满天星斗

耕耘的犁铧

古老的黑土地上播种诗行

粘满黑土的步子

串起一个个脚印

汗水织成生活的罗绮

黑土地上深沉的爱

父亲年轻的容颜

填平岁月的沟壑

收获的季节

奔腾的血液

挥手洒成深刻的文字

将成筐一年的诗歌整理出版

用生命写了一生的诗歌

永远是最优秀的篇章

 

        心事

 

以冷的体温 冷的空间

煮一壶温酒

不一饮而尽 不酩酊大醉

加点火候取暖

才发现

在不盛产爱情的季节里

我已大醉很多年

默默逃跑的路上

想你看见某人

唱一首忧伤的歌

写些或长或短的句子

安宁不可逾越

如此婉转的心事

要我怎能说出

晚安散发着暧昧的温度

正好是此时此景的合乎情理

不让梦有一丝不安

雪  火花

正如两束赶路的火花

停不下撞击的速度

闪着光 发着炽热

呼吸与呼吸对话

把日子结绳记事  不动声色

远方的人啊 你可看到

那片片雪花的打闹嬉戏

 

她望着他抿嘴不语

心跳铺天盖地

 

      跳楼价

 

疼痛注入血液

铜钱不在于价值称兄道弟

思维在烦躁的眼球里叛经离道

置于死地的一颗即将破碎的心

也变得胆大妄为

几十层的高楼纵身一跃

绝境缝生

价值筑成城池 富可敌国

 

  董喜阳点评:

 

梁珂的诗歌是一种思索与冥想,夹带迷茫与感伤的情感诉求。他拥有自我敏锐的诗歌触角与现实胡须,他在都市苦闷的生活里打捞诗意的草籽。他的文本彰显着一种诗歌精神,城乡与都市生存环境的对立与反差;同时深度的故乡情结让他逐渐质疑这个物质世界。城市生活对于他似乎就是一个悬置的词,永远都不能漂浮在异乡的夜空。

于是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微小细节,在诗歌里找到情感依托的归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