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现代版“张海迪”李玲传奇

标签:
80后青春诗会80后诗歌长春商报杂谈 |
分类: 活动剪影 |
李玲是一个不幸的人,但同时又是幸福的。
社会上无数的好心人关注着她,帮她从阴影中走出来。2008年下半年,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20日上午,曾经帮助过她的孔德高和杨湃来到长春市社会福利院,来看望他们的这
位老朋友。看到他们的到来,正躺在床上写作的李玲非常开心,因为这些好心人不仅让她走出了心里的阴影,更在她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给了她莫大的帮助。
9岁时瘫痪在床
1990年,李玲的父亲李长江与母亲刘丽娟结婚。婚后一年,李玲出生了。在李玲3岁时,母亲因为肺结核病撒手人寰。不久,父亲再婚,李玲便和奶奶生活在了一起。虽然同住在一个院子,但很少往来。就这样,李玲和奶奶一直相依为命,当李玲9岁的时候,噩梦却再次降临在了她的头上。“我9岁的时候就有病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手脖和脚脖肿痛,后来越来越严重,然后就起不来床了。”经过医院检查,李玲患有遗传性代谢疾病并伴有类风湿,必须尽早治疗,否则就会瘫痪。奶奶没有经济条件给孙女治病,而父亲与继母也不同意拿钱,李玲病情一天天恶化,最后瘫痪在了床上。李玲瘫痪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家门,破旧的屋子成了李玲唯一的乐园。李玲说:“和奶奶一起生活时最幸福,识字不多的奶奶每天都教我认字。”然而,2005年的夏天,奶奶永远离开了李玲。奶奶去世后,李玲便和父亲以及继母住在了一起。李玲说,父亲与继母从来不和她交流,她只能天天躺在家里。
16岁被父亲遗弃
然而,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一年半的时间后,父亲却将李玲遗弃在了寒冷的街头。
2006年12月18日晚,父亲回家后给李玲做了蒜薹炒肉和米饭。吃饭时,父亲不时让她多吃点。由于父亲从没这样亲切,李玲感到特别高兴。吃完饭,李玲穿上了有生以来父亲给她买的第一套新衣服。给李玲穿完衣服,父亲就抱她出了门。夜色下,父亲抱着李玲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然后又搭上了一辆出租车。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在一条人烟稀少的马路边停下了。下车后,父亲把被拿出来铺到地上,然后就把李玲放到了被上,转身就走了。这个时候,李玲没有哭,也没有喊。“我知道自己拖累爸爸,我想冻死就好了,就能见到奶奶了。”李玲的话让人一阵心酸。
12月19日4时30分,110巡警接到报警赶到现场,按照李玲提供的信息,却没有找到她的父亲。就这样,李玲被送到了长春市社会福利院。
关爱让她走出心里阴影
刚到福利院的时候,李玲很自闭,整天就是躺在床上睡觉。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大哭一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就在这个时候,孔德高走进了李玲的世界。
今年41岁的孔德高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同时也是心语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当孔德高从媒体上看到李玲被父亲遗弃的报道后,就和朋友来到福利院看望李玲。当时,他车里正好有一本《弟子规》,他便把这本书送给了李玲,还跟她约定:“当你把这本书背下来的时候,就是我来看你的时候。”让孔德高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一个星期而已,李玲就一字不差地把这本书背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孔德高每次来看李玲,都会给她带来一些书籍。
孔德高经常是自己或者和朋友一起来看望李玲,每一次他都对李玲超强的学习力感到惊讶。《千字文》、《百家姓》、《大学》、《中庸》……李玲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些书背下来。随着知识的充实和好心人的关爱,李玲从心里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性格开始活泼起来。
孔德高还给李玲拿来了大学教材,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他想让李玲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2008年下半年,在孔德高的督促下,李玲开始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由于疾病的原因,李玲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能动,右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握笔写字非常困难,但是她仍然认真地记着日记。
李玲说,那个时候虽然很累,但是自己却很开心,因为她迷上了写作。
2009年5月份,有好心人给李玲送来一部手机。从此,李玲不仅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通讯工具,同时她也有了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工具。2010年下半年,又有好心人为李玲送来一部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
通过一次活动,李玲认识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文学社的成员,进而认识了文学社校外辅导员、《农民文学》杂志的副主编王老师。当李玲把自己写的文章发给王老师的时候,王老师惊呆了。“虽然李玲没上过学,写的文章不正规,但却显得很另类,她的经历,让人十分震撼。”经过王老师的修改,这篇文章在《农民文学》发表了。这个消息让李玲兴奋了好几天。
此后的一段时间,王老师经常通过网络指导李玲写作。后来,王老师便把李玲的稿子直接交给自己的得意学生杨湃处理。这也让李玲和杨湃结下了一段浓浓的姐妹之情。24岁的杨湃当时是《农民文学》杂志的一名编辑。
刚开始杨湃接触李玲的几篇文章时,发现里面的错别字比较多,连标点都不对,她并没有太用心。有一天她跟王老师说,以后不要再传这种稿子了。但是,当她从王老师那里了解到李玲的情况后,才明白原因,因为这些稿子都是李玲用手机的短信功能编辑出来的。
“最开始她传来的文章都是3000字左右,而我们能刊登的只有1000字左右,我都不忍心去删改她的文章,很心疼。”杨湃一共接到过李玲的10篇文章,总共有2万多字,内容大多都是写她的个人经历和人生感悟。
从此,杨湃开始关注李玲,李玲QQ空间里的每一篇文章,她都认真地看过。在其中一篇《我为什么活着》的网友留言中,杨湃还遇到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孔德高。
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
当记者问李玲,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时,她调皮地说:“我在想明年的网费怎么办。”其实,李玲有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哪天能有一个大作家指导她写作。
李玲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现在,李玲每天看书、写作的时间有10多个小时。由于患有疾病,她不能长时间坐着。每天除了坐一两个小时外,更多的都是躺在床上看书、写作。
李玲写作时头枕着一本厚厚字典,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肚子上。她还用包装的纸壳做了简易的电脑支架,用来调整角度,尽量让自己方便一些。
目前,李玲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还有两篇文章也即将发表在报纸上。
有网友为李玲留言鼓励她,李玲说:“我要把这些赞美都转化成不懈的动力!倘若没有大家一点一滴积注到我身上的这份大爱,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李玲语录
我希望:我的每一次倾听都能够让积郁的人感到一些轻松和明朗!
我希望:我每一篇倾情的作品,都能够使自卑自贱的心灵感悟到勇气和力量!
我希望:我力所能及的一点关注能够使处在阴影里的人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我希望:我的每一次演讲都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
我真的真的希望:爱,在人间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