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著名歌手周艳泓:“家”是情感的寄托

标签:
80后诗歌长春商报社刊物杂谈 |
分类: 长春商报 |
聆听周艳泓的歌曲,静静地欣赏、细细地品味,让人仿佛进入美好的意境,感受到江南的水土风情又不失现代的流行元素。闭上眼睛听“周式情歌”,仿佛身在香雾袅绕的柳树和浓荫覆地间苍翠扑人的小亭中,静静地看着杏花烟雨的小桥流水穿过小屋,看着明月想到独在异乡的亲人,三载不曾归故里,她的歌声是一种对“家”深切的思念之情。
在她印象之中,“家”不是简单的几块砖瓦的机械组合,“家”不是由几个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家”是她事业蒸蒸日上的动力源泉,“家”也是她情感的最终归宿和寄托。接受本报采访时候的周艳泓正在全国各地忙于新专辑的宣传工作,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同样为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周艳泓三载不曾归故里。
坐在咖啡厅里,柔和的灯光在周艳泓的脸上折射出小小的圆晕,犹如是缓缓扩散开来的梦幻的涟漪,在她最新单曲《其实我的心没走》醉心醉髓的音乐声里,聆听着她愉快且略有所思的道出对家的深情,听她诠释“传家宝”的真义,时间仿佛顷刻静止。
沉浸在一段轻松且祥和的曼妙时光里,我们的对话缓缓拉开帷幕。
以下J=《长春商报·精品消费指南》
J:周艳泓您好,最近在忙些什么?有没有新的音乐作品?
Z:刚刚发了一首我的最新单曲:《其实我的心没走》,这是一首醉心的情歌。由国内金牌音乐人张宏光制作,以叙事的方式细细的讲述了时下都市男女的曲折情感心路。我相信它会引发我们对婚姻、情感等问题的深思。近来一直忙于全国各地的演出和各种宣传的通告,日程排的比较满。同时今年公司有计划要推出我的最新专辑,专辑中会有很多不错的音乐作品。还有一档将由我主演的央视大型情景喜剧也正在筹备中,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J:在您的印象里,“传家宝”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Z:(微笑)既然是“传家宝”我认为肯定是非常珍贵的,它也许不一定要有多高的经济价值,但肯定针对一个家庭甚至家族而言,有着重大且深刻的含义。“传家宝”最重要的是承上启下,不单是经济价值的传承,最主要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传承和发扬。之前我阅读过一本书,就叫做《传家宝》,书里大量辑录了历代贤哲的典型作品,可谓荟萃经、史、子、集四库之精华,包罗古往今来世事人情之万象,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对“传家宝”的概念理解的更为透彻。
J:您认为“传家宝”主要是传承物质还是传承精神财富?
Z:我想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个人认为,其实所有人都是在以物质传承精神以及文化,因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精神、文化和思想是最重要的部分。
J:家让焦灼漂泊的内心安定下来枝繁叶茂。您对于“家”概念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Z:“家“是平静而又平淡的,但它是最温暖的。无论外面的生活是精彩还是凄凉,但“家”永远是自己心灵的归宿。
J:家,这个我们生于斯、养于斯的地方,除了供给您饮食休憩的成长空间,还供给您什么?
Z: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它供给了我一切。有了幸福温暖的家庭才能去想成就其他事情。“家”是成长、生活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J: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家而单独的生存,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Z:同意,非常同意。正如《大学》中所讲的“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J:可以和我们谈谈家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Z:对于我而言“家”是充满爱和温暖的心灵港湾,同时“家”也是一种责任。
J:您家的传家宝传什么呢?如果现在你脑海里树立一个关于传家宝的概念,您希望传些什么呢?
Z:我家的“传家宝”其实很简单,但是对我而言非常有意义。是关于我外公的一本书,它以传记的形式记录了我外公的一些经历,因此外公也成为了我的偶像,并且在文学方面外公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从小我和外公外婆生活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对我照顾倍加,外公外婆的思想和教导一直指引着我。去年清明节时,我再次回到了当年和外婆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时过境迁,让我特别的怀念曾经的那些时光。临走时我拿走了外婆留下来的一盏挂在枕边的小油灯。儿时的记忆里,外婆就是在这盏油灯下为我讲故事、念诗歌。我想将外婆的小油灯和外公的书作为“传家宝”传下去。关于我自己,我想除了我的音乐、唱片之外,还会把我写的书一同作为“传家宝”传下去,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同时也不违背我外公的意愿。
J:传家宝可以是精神,可以是物质财富,可以是生活方式,您偏重于哪一点?
Z:我个人更加偏重精神方面的传承。只有精神才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盏,物质上的珍奇宝物固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精神方面的财富可以无形的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并会永久的封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不会被风干,也不会被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