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时代奔波的诗意家园
(2009-05-11 16:26:23)
标签:
诗歌棱角诗社诗意《颂歌》董喜阳吉林师范大学杂谈 |
分类: 文学评论 |
夕阳在校园草场外疯狂生长的杂草上顽皮的闪耀,紧密肥大的蒲苇在池塘里轻轻地低吟,在五月的春风里摇响醉人的诗章。
站在五月的门槛上眺望,紧跟着历史巨轮的转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管齐下,日益提高的今天,在诗歌文本和形式急剧发展和完善的当下,棱角网刊应运而生了。
对于诗歌,一直是我遥不可及远年心灵中的梦想,理想的天空蓝而明,这是我喜欢的话。揣着梦上路,无路也有希望,我喜欢席慕容的那句话:“有些时候,人生的大事,不发点疯,是做不出来的。”当这种强烈的热爱诗歌的信念敲振我神经的时候,我们成立了棱角诗社,建立了棱角诗歌论坛,并紧锣密鼓的精心推出了棱角第一期网络刊物。
诗歌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圣的文学样式,贯穿于千年历史,纵横于广袤地土。诗歌是对词语的召唤。每一个词语都构筑一个独立而自在的空间,诗歌在赞美中隐含祈祷,是我们宇宙个体对世界作出的一种本能的反映,所以诗歌是灵魂的吟唱,是最美的艺术之一。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致信丘逢甲时说过:“诗虽小道,然览洲诗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笔,竟有左右世界之力。”足可以见到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经久不衰之魅力。
在棱角论坛里不仅仅有文字,有才华,更多的是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友谊和默契。亚里士多德说过,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品格。而我想说的是,持久不变的还应该有诗歌艺术和深度的友情。诗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是我们于世界发生的诸多种知识,改变心灵的一种,也正像是伏尔泰说的,没有真正的需要,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当我读到镜哥哥的诗歌《在你面前我总是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有种想哭的冲动,那一个瞬间我忽然就悟道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美好心灵,更多的是对人类的悲恋。
创业是艰难的,步伐是苦涩的,掌声中伴随着冷眼,嬉笑中夹带着讥讽,但是我们走过来了,棱角由最初只有璨若晨星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是欣慰的,也是自豪的。棱角人有着一颗火热的真诚的心,对人,对诗歌,对诗社,这里人有严肃和豁达之胜,心中有“天光云彩”,心中有“源头活水”,心中更有艰难困苦后的“鸟语花香”,真正做到了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像贺拉斯在《颂歌》里说的:“遇着困境,应保持沉着,在顺境中,宜留心抑制过程的欢喜。”这无疑是作为我们棱角人都应该谨记的话。
预骑则仔细备鞍,上马则勇往直前;想,就要天马行空,做,就要脚踏实地。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这期网刊的作品都可以算上是优秀的,起码在80后的这个写作的文本上进行比较。所遴选的作品都是朴实无华的,但是在含蓄内敛之中,却蕴藉着巨大的诗歌张力和创作的潜力。《诗经》里记载“修辞立其诚”,诗歌写作最忌讳的就是情思枯竭而假装艳丽,情思平庸而要显得艰难,这是诗歌写作者都在尽力绕过的“怪圈”。我们也拒绝平淡无奇的文本和陈旧的诗歌形式,正像是鲁迅说过:“诗歌首先要是一首诗,其次要有诗美,然后才能起到其他的作用。”诗歌本以是抒发自己心灵世界热情的,但也应该有共鸣的心弦,诗要有诗美,但也不能太晦涩,这点不仅仅是我们棱角纸媒和网刊筛选作品的关键,更是我们以后论坛和诗社的诗学宗旨。
每当看着这些精心挑选出来新出炉的第一期网刊,就总有一股清流瞬间涤荡心灵,总有一种鸟瞰天下,纵览百川的豪情。也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白的《古风》诗句:“前人复后水,古今相继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冲开智慧门。真诚的希翼我们最初的“冲动”和心中燃烧起来的万丈豪情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谢谢这么多人对诗歌文本的热爱,对诗歌阵地的坚守,对汉语写作的传承,以及对棱角诗社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感谢镜哥哥,月满西楼,小佛,高臬,阳光一族,季雨,木鱼,缘如梦,城乡有别这些哥哥姐姐,兄弟们的支持,还有那些默默耕耘着的诗人们,你们都是棱角明天的中坚力量。“为了太阳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巴尔蒙特语)也许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有诗歌的缘故,坚持下去。
我们的网刊可能真的就如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渺渺苍穹中的一颗星,微不足道。但是徐志摩说“自古成功多尝试”,我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功不会拒绝任何人。如果无风鼓浪,便要奋力划桨,这是棱角人的法宝。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春风,这是我们的追求。
始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是我们的希望。
最后把美国“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