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镜哥哥的博客
(2009-01-01 14:11:27)
标签:
玄鸟诗歌诗派诗人阿齐董喜阳杂谈吉林师范大学 |
分类: 散文随笔 |
接触到这样一批80的诗人,让我看到很多在我的意识中非常奇怪的现象.我早就想写点文字,苦与找不到突破口,一直没有动笔.最近,玄鸟大量出现不稳定的言论,有的作者出言不逊,直接用肮脏的话语,对诗歌,对生活,甚至对具体的作者发动攻击.在这里的作者,多是80后生人,血气方刚的年龄,话语稍有不得体的地方,或者我们可以忽略了不去在意,因为就算我们要求诗人要具备绅士的精神,绅士也得有个成长和进化的过程.在玄鸟的队伍中,与我往过密的不多,交情甚重的不多,有时候,处于礼貌,我觉得彼此不熟悉,就是有点意见想发表,也谨小慎微,我非常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点不同见解而把这些小兄弟开罪.我喜欢他们那股子敢打敢闹的精神气,那样子才有可能不断进取,像论坛里一个叫阿齐的说的,创造性的写作比保守的写作来得光荣,既然创造,就会与固有的经验注意产生冲突.冲突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冲突不见得是坏事,我们可以在冲突中找到方向,找到位置,找到那些有价值的元素,而为自己所用.
上面说的是关于诗人的言论.第二点我想谈谈玄鸟的诗歌作品.
玄鸟的诗歌实体才是我关注的,我从来不会去离开文本,单独谈理论.因为理论的产生总是在总结写作和鉴赏的经验的基础上诞生的,而不是另外切开来的一个部分.玄鸟的诗歌正像我的一些诗友跟我说的那样,80后们试图颠覆既有的现状,要在现代诗歌的写作中冲破一条血路,实现在他们看来真正的自由状态.从语言,到意象,意境,到表现手法和各种技巧,他们都在进行着深度的尝试.对于这样的尝试,恐怕没有人会去诋毁,会去批判,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这种尝试也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让我们看到诗歌在新生代手里再次飞翔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诗作在语言上流于游戏状态,部分诗歌显示出诗人内在的浮躁气,部分诗歌拒人千里之外.如果说高标在<祖国的26个字母>还算表现了作者对诗歌对生活的认真态度,在他的新作<一个男人的恋爱史>中,他就表现得很浮躁了.姜了的一组新诗<压住.低声>,就是拒人千里之外的代表性作品,有的作者跟帖子说姜了的诗歌注重的是哲思而不是抒情,是把抒情融于哲思当中,我不反对哲思,不反对这种提炼,但是把很丰富的感情提炼到让人眼睛发酸都看不明白,或者看得很烦躁的地步,那就有违诗歌的本意了吧.我又想起了有个人推荐的管管的作品,那一次我简直是歇斯底里的爆发了,我不明白我们的诗人是不是把诗歌当作可以做任意处理的标本了,随便的尝试出来的产物,不光叫我这个与诗歌打了多年交道的人头疼,更叫那些热爱欣赏诗歌的朋友对诗歌开始无奈起来,反感起来.我们的诗人成天叫嚷,为什么社会,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读诗歌,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我们自己的作品,我们的"商品"质量有问题.那个叫阿齐的发了一组诗歌<08年最后的作品.08年滚蛋>,题目就垃圾.看内容,都是些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垃圾文字,都谈不上文字的组合,如果那样也叫组合,就真的把我们的老祖先费尽心思创造出来的汉字给糟蹋了.有人给我介绍过,阿齐是垃圾诗派的新生代表.我没有接触过什么垃圾诗派,如果阿齐的这组诗歌能代表垃圾诗派的水平,我建议我们的玄鸟直接就宣布:垃圾诗派,请远离.
我说了半天,好象要把玄鸟一棒子打死完,其实我只是想把我认为的大家错误的不妥当的诗歌尝试做一下梳理,希望人人能从中明白诗歌不是玩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是受世人崇尚的一种体裁,在古时候,诗歌是雅的艺术,诗歌进入后来,主张雅俗共赏,但是,只要我们谈及诗歌,谈及诗人,世人总是仰慕三分,为什么?就是因为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失去了这个魅力,诗歌就什么也不是了,诗人就什么也不是了.
在玄鸟里,还是有大量优秀的诗人的,比如玄鸟的创始人黄运丰,一直在诗歌的第一线发表作品,他的作品底蕴深厚,有大家气息;董喜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论坛发表的<悬崖边上的光亮>,<葬我吧,母亲>,还有最近在玄鸟受到广泛好评的作品<那河.那年.那心>,充分结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而体现出深沉幽雅的抒情的风格;林宗龙的<练习>等几首我也看好;最近又涌现出个木鱼,一个高中的学生,习诗才数月,他的组诗<一生的河>已经写得那么成熟,将来一定会在诗坛有所作为;还有沙砾,西洲,潘建设,许多余,等等,都是优秀的诗人.
最后,澄清一点,我在文章里批判的诗歌文本仅仅代表我对当事人的某一首诗歌的理解,并不是全部.造句用词如果不确切,理解如果有出入,希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