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煙波月(中秋藏头诗十五首)
------ 图文/轻吟细语
竹煙波月,比喻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月光下优美的景色。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罷,又命樂童登中島亭,合奏《霓裳散序》,聲隨風飄,或凝或散,悠揚於竹煙波月之際者久之。”。因了一幅画,画境中:月色朦胧,云弄竹林,烟雾缭绕,风馨香冷,宁静致远。衣袂飘飘一佳人,油纸伞, 莲花步,缓缓拾阶而上,清绝之美令人浮想联翩。主题《竹煙波月》由此而生……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藏头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民间文化遗产。学习写藏头诗,对加快大脑运作效率,丰富词汇,提高文字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藏头诗与格律诗一样,同样具有古典的温柔清丽,庄重含蓄的特性。以特定的喻意,表达心情的古典情怀,是一种雅事。因为,古典是比较对称、均衡,完美,它没有多余的感情,还原了生活情感本貌的一种高雅形式。
中国汉字有几千年历史,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含义深刻,博大精深,经久不衰。十五首藏头诗一气呵成,考验文字运用能力。浮生若梦,当诗情画意在文字海洋中游走,一个个独立的汉字,在月圆之夜,轻盈地触碰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品味着红尘万象的喜怒哀乐,整合成一个个有灵魂的词汇,有喜,有乐,也有愁怅,生动的情感跃然在婉约的诗行里。有人说,这不过是文字游戏,而我却在这种游戏中,受益匪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九洲月同明,人同乐,美好的祝愿,送给你我他,祝福天下所有人幸福长久!中秋佳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