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婉约词十五首)


标签:
原创月满中秋婉约词十五首轻吟细语文化 |
分类: 【素心飞絮】婉约诗词 |
(婉约词十五首)月满中秋
又是中秋佳节至,月满中秋,合家团聚,花好月圆,是中秋的幸福主题。
开博至今,写了六篇中秋题材共写88首诗词,唯独缺了2010年。2010年为什么没写?记忆竟是空白的。
翻看博文,原来那年留守家园,哪也没去。2010年9月22日,中秋之夜下雨,夜里拍下雨中的孔明灯。24日,媒体说晚7时左右将出现金星抱月之天相,届时金星为全年最亮。为了看金星,傍晚带上天文望远镜,匆匆赶到空旷地带观看。可惜弄错金星运行方向,当找到金星时,它即将隐入地平线了。只看到一眼金星,却透过天文望远镜拍下了月亮真容。之后写下(散文)寻找生活中的美,文中写到:
“只见那金星果真呈月牙形,大概5分之2的圆,弱态含羞,光线柔和,宛如弦月,清幽灵秀,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清者,大雅之原本。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美是艺术与情趣和意象的契合。事物之成为美,是因了欣赏的人心里产生了美感,在觉自然为美时,物为剌激,心为感受。因此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和发现。在生活中,一段闲情,一双慧眼,过目之物,尽在画中,唯会心者知之,赏为美焉……” 还写到:
多么美妙的记忆和体验……
图文在博客留驻了美好,无论时隔多久,翻看都是那么暖心和感动。我想,写诗词的初衷,也正是希望留驻美好的一种形式。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给人们带来家人团聚的欢乐,也带给人们万千思绪。人间百味,世事纷繁,将所见所闻所思,用乐感的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用心用情,以丰满的精神世界,更加感恩生活的赐予。
这一刻,望云之情,诗意满盈。
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
伊。然歆,微吟。娆红袖,解花语。
鹤云漫飞,星律迢远,夜阑醉,人未醒。
书笺天外旋,姮娥追月如玉仙。相思寄婵娟,山高水远银河浅。
梦境月色斟,银河鹊桥泽风喜。抚琴素娥影,娇媚倚窗怅念谁?
瑶台鹤影,香屏疏瘦,美景仍依旧,几点霄光落檐杪。
亭柳花间,蝶恋双飞,水心梦轻回,几处丽影霓裳美。
缀思散句,涩辞遗问,小词清妍,婉文深茂。
人生幸逍遥,腾矫欣舞心潮,画境鸿翩鹤娆。
君知否?芬芳荟萃,皆因玉残声漏。
桂魄通圆,夜凉如洗。祈祷星愿,与君长远。
一、【天仙子】
月满中秋欢几度,为把今宵言且住。举杯浅醉会佳辰,红袖舞,清歌处,凭借馨风移碎步。
阑外柳烟浓似缕,亭内海棠拥暖煦。诗情画意眼前人,花解语,缘尽叙,尘外芳心云水路。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韵)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韵)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天仙子,唐教坊曲名。按段安节《乐府杂录》:“《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此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于唐人,或押五仄韵,或押四仄韵,或押两仄韵、三平韵,或押五平韵。双调始于宋人,两段俱押五仄韵。本词取: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二、【踏歌词】
皓月涵空挂,逍遥黛绿天。
相邀临水看,嘻戏逐群欢。舟上赏婵娟,艳色聚丹璇。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踏歌词,唐《辇下岁时记》:“先天初,上御安福门观灯,令朝士能文者为《踏歌》。”陈旸《乐书》云:“《踏歌》,队舞曲也。”定格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
(这是描写一群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在中秋佳节之际的欢欣愉悦,她们相邀到水岸舟上赏月。画境中,似乎听见她们叽叽咕咕的闺蜜碎语……“黛绿”与“豆蔻”同是指二八青葱少女。往往在填词作诗时,自然的走进看图说话里……)
三、【风光好】
月儿歆,水微吟。娇妩多姿美凤簪,抚心琴。
离人怅惋纤云路,难飞渡。弦韵低眉梦语斟,续余音。仄平平(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韵)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风光好,调见《本事曲》,陶榖作。定格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四、【醉妆词】
月中影,水中影,海市蜃楼景。
酒中影,醉中影,夜静人难醒。
仄平仄(韵)仄平仄(叠)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叠)仄平仄(叠)仄仄平平仄(韵)
醉妆词,唐孙光宪《北梦琐言》:“蜀王衍尝裹小巾,其尖如锥。宫人皆衣道服,簪莲花冠,施胭脂夹脸,号醉妆,因作《醉妆词》。”单调,二十二字。六句,三仄韵,三叠韵。
五、【月上海棠】
玉盘明皓清辉好,粉黛仙娥素谙晓。
小院柳风韶,琴韵婉和音妙。高檐处,几点霄光竹杪。
人生幸得逍遥笑,梦里意腾矫、且深杳。
遥望醉心潮,美境画、鸿翩鹤娆。今时悦,尽兴余情未了。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 仄仄仄平平(豆)仄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豆)平平平仄(韵)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月上海棠,此调有两体。七十字者见《梅苑》无名氏词,金词注“双调”。陆游词有“几曾传玉关遥信”句,更名《玉关遥》。九十一字者见姜夔《白石词》,注“夹钟商”。曹勋词名《月上海棠慢》。此词牌有五格,取其一:
双调,七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六、【菩萨蛮】
星河明月清辉影,晚风轻送瑶台静。秋色卷帘轻,残灯伴叙情。
素颜犹易改,醉语添愁黛。满是梦柔怀,小词如鹤开。平平平仄平平仄(叶)仄平平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换叶)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换韵)仄平平仄平(韵)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有三格,取其一: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七、【字字双】
红笺巧旋天外天,世事纷纭缘外缘。
清风轻越山外山,众星拱月圆外圆。
平平仄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平平仄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平(韵)字字双,见《才鬼记》。因每句有叠字,故名《字字双》。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四平韵。
字字双/正格《和道》
双龙戏珠重处重,凤鸟还巢东处东。
人间和道同处同,古今有理通处通。
(词/轻吟细语)(这首旧作写于2010/08/10,同为哲理诗)
八、【后庭花】
玉钩团扇欢旋舞。月凉心府,花亭池柳摇丝缕。影落何处。
晚风轻倚石、悠天宇。梦里人如故。秋云浅醉清妍妩,鹊桥横渡。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豆)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后庭花,唐教坊曲名。张先词名《玉树后庭花》。《碧鸡漫志》云:“《玉树后庭花》,陈后主造。其诗皆以配声律,遂取一句为曲名。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两段各四句,似令也。”有三格,取其一: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九、【欸乃曲】
追月姮娥如玉仙,相思无绪恋婵娟。孤山远水隐云念,好景瑶台皆幻缘。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欸乃曲,唐元结诗自序:“大历初,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曲》,令舟子唱之,以取适于道路云。”宋程大昌《演繁露》云:“元次山《欸乃曲》五章,全是绝句,如《竹枝》之类。其谓欸乃者,殆舟人于歌声之外,别出一声,以互相其歌也。《柳枝》、《竹枝》沿有存者,其语度与绝句无异,但于句末随加‘竹枝’或‘柳枝’等语,遂即其语以名其歌。‘欸乃’亦其例也。” 黄公绍《韵会》云:“欸,叹声也,读若哀,鸟来切。又应声也,读若霭单。今二字连读之,为棹船相应声。”按《广韵》十五“海”:“欸,于改初,相然应也。乃,奴亥切,语辞也。”欸乃之声,或如唐人唱歌和声,所谓号头者。盖逆流而上,棹船劝力之声也。黄山谷题跋、洪驹父诗话皆音作袄、蔼者误。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十、【相思引】
玉轮明,红烛隐,千里频传芳信。多少柔情藉蕴,笺字香含韵。
独坐小楼思缀尽,散句涩辞遗问。听远处箫声渐近,轻断相思引。仄平平(句)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相思引,此调有两体。四十六字者押平声韵,房舜卿词名《玉交枝》,周紫芝词名《定风波令》,赵彦端词名《琴调相思引》。四十九字者押仄声韵,《古今词话》无名氏词名《镜中人》。此调整有三格,取其一: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四句,四仄韵。
十一、【蝴蝶儿】
明月儿,照荷池。素娥娇影淡云湄,倚窗怅念谁?
亭柳花间蝶,双双对对飞。红芳随兴舞裳衣,水心轻梦回。平仄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韵)
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蝴蝶儿,调见《花间集》,取词中起句为名。定格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十二、【瑶阶草】
澄明玉蟾皓,月色今宵冷。帘外风轻,毓秀人妙婧。
霭烟罩碧,落红时节,望乡生境。那堪客愁夜永。
洗衣令,奈何无语,岸边水秀波光静。晚照残妆,後阑滞寂投练影。
不知远处,细君可哽,系怀苦茗。婵娟满是憧憬。
平平仄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句)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句)仄平仄仄(韵)仄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瑶阶草,调见《书舟词》。定格:双调,八十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这首词述说为生计分隔两地的夫妻,妻子在一处做家政,丈夫在另一处建筑工地打工。中秋之际,丈夫一杯苦茗,想妻子此刻是否还在帮人洗衣?是否伤心流泪?眼帘呈现妻子含泪的妙倩身影,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佳节之际,对月相思,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月满中秋,憧憬未来,圆满的婵娟里盈满了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这只是千万离乡背井打工生活的缩影,其实何止是这样?在我们欢度佳节时,有许多人和需要人文关注和关怀。(“细君”:古代称诸侯之妻。后泛称妻子。)
十三、【秋夜月】
普天一洗。月色沁、银河鹊桥风暖。桂魄圆,会期今至生欢宴。
影成双,杯交饮,醉堕愁红轻叹。更惹玉人遮恋。
盈盈泪眼。几度伫夜阑,极望天涯怨。怎奈志残心老,疾首肠断。
露华冷,烟柳淡,别时声慢。愿许婵娟,与君长远。
平平仄仄(韵)仄仄仄(豆)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秋夜月,调见《尊前集》。因尹鹗词起结有“三秋佳节”及“夜深窗透,数条斜月”句,取以为名。《乐章集》注“夹钟商”。有二格,取其一。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十四、【凭阑人】
柳下伊人吹洞箫,明月清晖相映好。轻灵弄黛娇,鹤云飞,星律遥。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句)平仄平(韵)
凭阑人,《太平乐府》注:“越调。”按《唐书•礼乐志》:“越调,即黄钟之商声也。”此调有二格,取其一。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韵,一叶韵。
十五、【玉女摇仙佩】
清辉桂殿,晧月通圆,鹤影香屏疏瘦。自得攸游,湖光岸柳,美景欣荣依旧。
漫惹心出岫,任清风满径,喜沾罗袖。楚天舒、琴诗酒赋,巧落驰笺,婉文深茂。
君知否、芬芳荟萃,皆因玉残声漏。
今日逢辰绮陌,醉倚花间,倦忘离愁绪後。卯上瑶台,烟云霞彩,绿野仙踪瑰秀。
馥郁盈纤手,红妆俏、浅黛眉峰轻逗。兴未了、灵梦画境,和风静好,蝶蜂询诱。
联佳偶、双双祈愿人长久。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豆)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平平仄仄(句)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玉女摇仙佩,柳永《乐章集》注“正宫”。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四句,七仄韵;后段十三句,七仄韵。
原创婉约词,词谱来自【钦定词谱】。
图文制作:轻吟细语。古典仕女原图来自网络,感谢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