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士终极攻略上:从准备到开始申请
(2012-07-30 00:00: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留学 |
http://www.abcdvbbs.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9157&extra=page=1
来德国二十多天了,忙完各种琐事后,静下心来,写这篇文章。之前自己在申请的时候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有些在前人的帮助下解决了,在此表示感谢,而有些问题是自己在摸索中找到答案的。在此把这段时间的经历记录下来,希望对想出国读博士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本文从准备申请开始,包括材料准备,面试,签证申请,机票订购等等,一直到抵达德国后需要办理的手续结束,内容繁杂,也由于本人经历的局限性,这篇文章不是百分百适合每个人,因此仅作参考,但我也会尽量把细节写清楚,让大家了解的更加清楚。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澳门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的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动机故障检测,主要的工作是数据分析。有一篇SCI的journal和一篇EI的conference,此外,还submit了两篇SCI
journal。GPA
3.8,这个很水,基本上人人都有3.6。英语不是特别好,考过一次雅思,6分。我觉得我的背景属于中上等,优势在于有paper发表,我来德国后发现很多人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也申请上的。劣势在于英语和硕士学校吧,澳门大学虽然很好,但是目前水平还不算高,跟内地30名左右的学校差不多,但是它有它的优势,这个后面详细介绍。
1.学校选择
根据自己的情况,我选择了欧洲(不包括英国)作为自己申请的方向,原因有三点:第一,我英语不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新加坡的学校都有一定的英语门槛,而我的英语成绩连这个门槛都不够;第二,跟英美澳加新比,欧洲学校的申请很容易,只要把材料给老师发email就可以了,而英美澳等国家有很复杂的申请流程,太繁琐,需要很多正式的材料,而我当时无法把这些材料备齐;第三,欧洲的博士是工作制,都有工资发,而且不用上课,我已经彻底厌倦上课和考试了。
2.材料准备
有了大概的方向后,就要开始准备材料了,一般博士申请的材料包括简历(curriculum vitae),动机信(motivation
letter),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发表的文章(publication
list),做的研究(research interest),成绩单(transcript)和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等等。以上材料不是所有博士招聘都需要,但是最好先准备好,到时候根据申请的博士职位做调整。下面逐个解释。
简历(curriculum vitae)
我的简历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研究经历,文章,专业技能等等,其他的如获奖、社会活动也写了,都是废话,估计没用。个人信息没什么好说的。教育背景我只写了本科和硕士,包括时间、学校、专业、成绩等等,之前的就没写了,我在哪读的中小学老外应该没兴趣。研究经历非常重要,欧洲的老师不看重考试成绩,但非常看重研究背景是否跟自己的项目一致,因为他雇博士是来干活的。我从本科做的一些东西写起,凑了大概4条。文章就不用说了,更加重要,直接反映研究成果,为了凑条目,我把提交了还没接收的和正在写的都放进去了,这样看起来多一些。专业技能我也觉得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告诉对方我会什么,比如会用什么软件啊,会使用哪些仪器啊,掌握那些算法啊等等。
动机信(motivation letter)
动机信可以反映申请者是否真的对这个博士职位感兴趣,如果只是随便一写,老外就会觉得我不认真,他们就肯定不会认真对待我的申请了。我的动机信不是特别好,大概就是说我的研究背景是啥,你们的项目是啥,两者很符合,表一下决心,就完了。这个不用太长,一页足够,太长了就是画蛇添足了,其他材料也是如此。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这个东西好像欧洲博士申请不怎么需要,但我还是准备了,3页纸,主要是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下,然后说对方学校多么好,多么牛逼,自己多么崇拜等等。
发表的文章(publication list),做的研究(research interest)
这些简历里都可以写,如果对方需要,也可以单独弄一份文件。
成绩单(transcript)
这个向学校申请吧,一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
这个就很有讲究了,有的是要求你自己找老师写了,扫描,发email;有的是让推荐人填表;有的是要推荐人邮箱,他们自己联系的。一般两到三封。我是找自己的两个导师写的。如果对方直接要邮箱,也没关系,提前跟自己的推荐人打好招呼就好。
材料准备总结:
1)提前把可能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以免用的时候仓促准备。然后根据具体博士项目的具体要求,来修改自己的材料,使其看起来更加符合对方的要求。
2)材料一定不要太长,不是越多越好的。教授老头都很忙,秘书更忙,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你的材料,所以要精炼,同时把最重要的放到前面去。
3)牛是一定要吹的,其他申请者肯定吹牛了,如果我们不吹,会有劣势,因此必须吹牛,但是吹牛也有限度,吹过了头,被录取了,发现什么都干不了,更惨。
4)找个英语好的同学帮忙修改一下,如果申请材料的英语都很差,那肯定不会被录取的。我女朋友是学英语的,我每一份材料她都会认真帮我改。
3.找博士职位
欧洲的实验室或研究所如果要招博士,他们就会把招聘信息放到主页或者一些学术招聘网站上,因此我们就要去这些网站查找适合自己的职位。我常去的招聘网站包括: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welcome
http://scholarship-positions.com ...
larships-positions/
http://www.academics.com/
这三个网站主要都是理工科的职位,文科的灰常少。当然还有其他的网站。
此外,还可以去自己中意的学校的网站慢慢找,也会有,但是效率不高,不推荐。
找到职位后,就要准备递交申请了,在这之前有针对性的修改自己的申请材料是很必要的,要认真的把招聘的内容看几遍,搞清楚这个博士职位是干嘛的,对方有什么要求等等,然后修改,然后递交申请。
这个阶段我觉得要注意两点:
1)要海投,相信多投一份,就多一份录取的概率。我当时投了大概30份,这还不包括套磁的,如果包括套磁的,我总共联系过60多个老师。最终也只有四次面试,两个录取而已。
2)要保持平稳的心态。申请投出去,石沉大海是很正常的,一个职位有可能会收到几百份申请,不一定会所有人都回复,有的时候从贴出招聘信息到截至有很长时间。我们只需要慢慢等,同时申请其他的就好。不要因为申请了没有回复而丧失信心。
今天先写到这里,接下来几天我会把面试,签证申请,订机票,入读手续等等的经验跟大家分享。
本文版权属于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转载,截取,修改,如果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一丁点帮助,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小黑
22/09/2011 慕尼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