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游记2-兵马俑
(2010-07-24 11:37: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 |
“我们这里的出租车从来不打表!”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这是西安本地人正式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立刻就愣住了,哪有这样跟乘客说话的?不过再想想,这里曾住过那么多代皇帝,估计这儿的人都沾点亲带点故,就算没什么血缘关系,长期的皇城里的耳闻目染,多少都会学到些霸气,也难怪他们那么骄傲。那以后,只要提起陕西,我就会想起这句话。
看看去兵马俑的巴士站前长长的人龙,我无奈的对司机说:“那就不打表吧。”于是讲好价钱,直奔兵马俑。
这个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博物馆是我出生的那年开始建的,据说一号坑是三个坑里最大的一个,也是最让人震撼的一个。最前面的是前锋,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横列三队,手持弓驽,背负箭囊;后面紧紧跟随的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间杂着驷马战车组成四十路纵队从十几条坑道里涌出;军队左右各有侧翼,末尾又有三列后卫。
虽然军阵严密浩荡,但站在这些呈土黄色的泥人面前,却感觉不到传说中那样的气势磅礴,更多的,是他们的生命气息,古朴而又真实,记忆着悠远的年代,保留着自己生命的原色。他们站在那里,把喧嚣站成了安静,把时光站成了过往,把过往站成了回忆。
在凝视中,发现他们并未老去,有着贴近苍穹的神情,淡漠而大寂寞的脸色,唯有时光的气息尚存,深邃的生命仍在,他们披着厚重的泥土,带着记忆,从遥远的时空走来,演绎着一场盛事。
有些地方你可能从来没有去过,但是当你真实地走在上面的时候,冥冥中你会觉得,在自己未知的从前,曾经来过这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抚摸过。记得有本书上说,这是因为空气中浮动着曾经生活在这的人死去后留下的脑电波,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频率,尽管这些频率相同的机会微乎其微,但依然存在。而这些浮动的电波就是记忆,难怪会时时让人有恍若隔世或者似曾相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