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记 |
分类: 游记 |
加德满都是一个拥挤的破旧的城市,但很多人都喜欢这里,它属于那种在拥挤中让你有心灵空间的地方——我这么评价,大概也是因为我不必在这里讨生活吧,这里是我的“别处”。
在尼泊尔的最后两天,一天用来购物,还有一天我去了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猴庙(Swayambhunath)、帕殊帕底庙(Pashupatinath)。其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双大眼睛。
博达哈大佛塔(Bodhnath)是全世界最大的圆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气势不凡,给人以宽大为怀的感觉。在宏大的白色覆钵上有个方形塔,四面都画有巨大的佛眼,表示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之意。佛眼上面是座金色的尖塔。塔基外缘刻有108尊阿弥陀佛的小浮雕,小佛像沾染着红色涂料及戴着黄花。经幡随风飘扬,这些都是人们还愿时绑的,藏人称经幡为风马旗,藏语称隆达。旗子有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红色为火﹑蓝色为天﹑白为云﹑绿为水﹑黄表地。上面印着佛经,保佑众生。中有一马,乘风而上,直达天国。在底下的壁瓮有西藏祈祷轮,朝圣者一面念着经文一面转动着祈祷轮,听说要念一千遍才能修得一份功德。
大佛塔周围的建筑比较有意思。圆穹外围有一些藏传佛寺,色彩斑斓的唐卡、金光灿灿的经轮、浓浓的酥油味、偶尔传来的诵经声,让我误以为回到了西藏。
如果让我选择一样事物来代表尼泊尔,我想我的选择就会是那双佛眼吧,它的设计独特简单,却有着洞悉世情的睿智与光芒。无论你走到哪里,似乎走逃不脱他的注视,审视你的心。我有时候会偷偷想,如果佛也有一点点人性化的思维,那么他会不会觉得孤独?是否永生永世的施予与悲悯就是他莫大的幸福?我们凡人要成家,是因为我们生来孤独,所以希望共享与分担,那么神呢?我注视着他,他也在注视着我。我默默问着他,他不回答我,也不询问我。
然后去猴庙(Monkey Temple)。猴庙本名斯瓦扬布纳特寺(Swayambhunath),也是大眼睛的佛塔,在尼泊尔,那双眼睛似乎无处不在。由于它座落在谷地里的猴山顶,高高在上默视四方,而成为尼泊尔的象征之一。在那里的确看到了很多猴子。它们在佛塔上飞来奔去,幸福之至,顽皮却不象峨眉山的猴子那样凶悍,
猴庙自身建筑十分古朴,但细部却不失精细。寺庙、佛塔、铜饰等等组合在一起,再加上成群的鸽子飞来飞去,成群的猴子蹦来蹦去,形成独特的景观。
帕殊帕底庙(Pashupatinath)是一座印度教的寺庙,有很多苦行僧。与大部分印度教寺庙一样,非印度教的游客不能进入寺庙,只能到旁边的巴格马蒂河(Bagmati)。印度教徒过世后就在河边露天火葬,在这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袅袅浓烟。
印度教徒死后会在河边举行一个仪式,传统上,死者都以黄巾或白布包裹,安放在河边堆满木块的石坛上,在死者身上铺满鲜花。死者的儿子们需剔凈头发、胡须,提着油灯绕行父母遗体三周,以河中圣水为死者凈脸,象征沐善洗罪,然后把米和花撒入其口中。之后将鲜花和衣服抛入河中,同时盖上干草,然后点火。尸体烧完后就把骨灰直接倒到河里。
虽然这里的空气充满烧焦的气味,但听不到一点忧伤哭泣的声音。尼泊尔人对生死的态度是如此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