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实地考察学术研讨会

标签:
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文化 |
分类: 新闻 |
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实地考察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4-10-15 08:58
屈原研究学者考察千年古村查济
会议主题“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围绕这一主题,会议设定三个议题,具体为:1、屈原《九章•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楚辞今注》:“《哀郢》这篇作品,是屈原写于流放至陵阳的第九年。陵阳:地名。在今安徽青阳南。二句谓当来到陵阳,已无处可去。”
2、屈原《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楚辞今注》:“《招魂》乃屈原放逐途中,行至庐江、陵阳一带,转而南下而作。《汉书•地理志》:‘庐江出陵阳东南’,则此为陵阳之庐江无疑”。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为:青弋江,在第一册《战国•楚越》图中,标为“浍江”;在第二册《西汉•扬州刺史部》图中,标为“庐江”,与《汉书•地理志》所讲的“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吻合。
3、屈原《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楚辞今注》:“南巢:地名。伪《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孔疏引郑玄云:‘巢,南方之国,以其国在南,故称南’。”
10月9日,,参会人员实地考察池州城内三闾庙遗址、池州市文博馆、池州市城市展示馆、平天湖、杏花村。莲峰云海生态园风景区。10月10日至12日,参会人员前往池州市青阳县毗邻的宣城市泾县实地考察青弋江(古称浍江、庐江)、桃花潭、陈村水库大坝(太平湖)等。参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青阳县陵阳镇(汉陵阳县衙遗址、陵阳镇东山湾屈原流放遗址等)、青阳县博物馆,大愿文化园,陵阳山(旧称九子山,今称九华山)。
据了解,二千多年前的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湖北秭归人),曾流放池州陵阳九年之久,他的《哀郢》,就是在池州陵阳写下的。陵阳位于九华山南,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从汉朝元封二年置陵阳县起,直到唐朝天宝元年,八百余年一直是县治所在。
据池州屈原学会会长钱征介绍,屈原出生地———湖北秭归,流放地———安徽陵阳(九华山南大门),投江死难地———湖南汨罗江。湖南、湖北(出生地、死难地)都在挖掘屈原的踪迹,池州也应进一步加大陵阳古镇(流放地)研究。
探讨陵阳与屈原的关系是重要的学术问题,理清这一重要问题,对推动屈原及楚辞研究,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屈原与池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池州及九华山(陵阳),是屈原时代楚国重镇,屈原流放地,并在陵阳生活九年。对此三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深入研究。
考察青阳博物馆
屈原研究学者考察古陵阳
屈原流放路径学术研讨会在池州举行
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皖江晚报》
本报消息记者纪良发报道
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实地考察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4-10-15
16:24:18
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实地考察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在古陵阳地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省池州市屈原学会与湖南省汨罗市屈原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
中国旅游新闻网讯(纪良发) 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实地考察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在古陵阳地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省池州市屈原学会与湖南省汨罗市屈原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
屈原研究学者考察千年古村查济
会议主题“屈原流放路径(古陵阳)”。围绕这一主题,会议设定三个议题,具体为: 1、屈原《九章·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楚辞今注》:“《哀郢》这篇作品,是屈原写于流放至陵阳的第九年。陵阳:地名。在今安徽青阳南。二句谓当来到陵阳,已无处可去。”
2、屈原《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楚辞今注》:“《招魂》乃屈原放逐途中,行至庐江、陵阳一带,转而南下而作。《汉书·地理志》:‘庐江出陵阳东南’,则此为陵阳之庐江无疑”。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为:青弋江,在第一册《战国·楚越》图中,标为“浍江”;在第二册《西汉·扬州刺史部》图中,标为“庐江”,与《汉书·地理志》所讲的“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吻合。
3、屈原《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楚辞今注》:“南巢:地名。伪《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孔疏引郑玄云:‘巢,南方之国,以其国在南,故称南’。”
屈原研究学者考察古陵阳
10月9日,,参会人员实地考察池州城内三闾庙遗址、池州市文博馆、池州市城市展示馆、平天湖、杏花村。莲峰云海生态园风景区。10月10日至12日,参会人员前往池州市青阳县毗邻的宣城市泾县实地考察青弋江(古称浍江、庐江)、桃花潭、陈村水库大坝(太平湖)等。参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青阳县陵阳镇(汉陵阳县衙遗址、陵阳镇东山湾屈原流放遗址等)、青阳县博物馆,大愿文化园,陵阳山(旧称九子山,今称九华山)。
据了解,二千多年前的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湖北秭归人),曾流放池州陵阳九年之久,他的《哀郢》,就是在池州陵阳写下的。陵阳位于九华山南,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从汉朝元封二年置陵阳县起,直到唐朝天宝元年,八百余年一直是县治所在。
据池州屈原学会会长钱征介绍,屈原出生地———湖北秭归,流放地———安徽陵阳(九华山南大门),投江死难地———湖南汨罗江。湖南、湖北(出生地、死难地)都在挖掘屈原的踪迹,池州也应进一步加大陵阳古镇(流放地)研究。探讨陵阳与屈原的关系是重要的学术问题,理清这一重要问题,对推动屈原及楚辞研究,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屈原与池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池州及九华山(陵阳),是屈原时代楚国重镇,屈原流放地,并在陵阳生活九年。对此三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