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封護工程 安徽齊山全面竣工

标签:
摩崖石刻封護工程安旅游 |
分类: 新闻 |
摩崖石刻封護工程 安徽齊山全面竣工
2013-12-05台灣好報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152969.jpg
12月2日記者從安徽池州市平天湖(齊山)管委會瞭解到,經過半年艱苦努力,齊山摩崖石刻封護工程終於全面竣工。
安徽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山位於池州市城南。素有“江南名山之勝”之譽,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許多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如唐代杜牧、宋代包拯和嶽飛、明代王守仁、清代趙國麟等紛紛登臨,觸景生情,吟詩作賦,留下200多處石刻。目前齊山石刻尚存百餘處,有據可考近60處,以寄隱岩、小九華一帶最多;年代最早為唐代,明代最多,清代次之;真、行、草、隸、篆體俱全,風格各異,運筆圓熟,極富韻致,如宋包拯手書“齊山”二字、北宋吳中複篆書“寄隱岩”,明馮叔吉楷書“瑞芝石”和“華蓋洞”以及清趙國麟楷書“萬壑雲濤”等等。
齊山摩崖石刻,是一千多年來遺留下來的池州文化發展史實物之一,是文物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池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髓。1989年5月省政府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代久遠,又是處在露天的環境中,石刻本體系碳酸鈣質,易風化,再加上長期經受著自然界中的風沙、雨雪、陽光、溫變及生物等多種因素的剝蝕影響,石刻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現狀,均有較大程度的風化腐蝕,風化較為嚴重,直接影響到石刻本體,許多石刻因得不到及時保護,文字筆劃模糊,已難以辨認。為此,池州市建委、文物部門及平天湖(齊山)管委會採取封固措施,加以搶救。
圖一:包拯手書齊山。
圖二:石刻“寄隱岩”。
圖三:石刻“萬壑雲濤”。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s/pica152969.jpg |
|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s/picb152969.jpg |
齐山摩崖石刻封护工程竣工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皖江晚报
本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