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焦棗 千年貢品重現輝煌

标签:
西山焦棗千年貢品重休闲 |
分类: 新闻 |
西山焦棗 千年貢品重現輝煌
|
“西山焦棗,貴池之寶;色如紫晶,形似瑪瑙;風味獨特,國內稀少。” 9月初,正是棗子成熟時節,記者隨安徽池州人大代表,
政協委員考察團走進池州貴池區棠溪鎮西山村。
“今年西山焦棗遭受大旱,掛果的棗子出現很多開裂限象,鮮棗減產了二至三成。”
西山村種棗女高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西山焦棗正進入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期,今年全村棗園種植面積突破4000畝,焦棗總收入達1000萬元,村民來自焦棗的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其中村裏種棗大戶最高獲利近40萬元。”
“要是風調雨順,今年焦棗的產量應該有很大提高,棗農的收入也應好如往年。”
高麗接著說。
千年貢品藏深山
據記者了解,西山焦棗產於貴池棠溪西山村,始於五代十國,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據《貴池縣志》記載,從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起,西山焦棗就是貢品。但由於西山的棗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交通不便、技術缺乏和宣傳不夠等原因,使這個千年貢品只能“待養深閨”,2006年以前都未有效發掘其應有價值。
1989年前,西山村有八條人行道上山,人稱“八條道路上西山,條條道路有險關”,又說“出門八道嶺,到山未到頂,露水濕到腰,芭茅割斷頸”,說的都是西山交通狀況的落後。
近年來,該村先後開通了四條土石公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運輸難、行路難的問題。與此同時,除氣候因素外,影響西山焦棗發展最大的就數棗瘋病,種棗技術的不成熟直接影響了棗農種植的積極性,讓許多棗農望而止步。
樹立品牌打“組合拳”
成立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宣傳是西山村做大焦棗破題的第一步。
該村與安徽農業大學農學專家進行產學研對接,簽訂“西山焦棗”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多次邀請專家進山為棗農授課,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棗園,為廣大棗農消除了後顧之憂。
一系列的舉措,使西山焦棗獲得了迅猛發展,西山村被列入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
共同致富創輝煌
技術成熟了,交通環境改善了,棗農信心增加了。西山村家家種棗。
西山焦棗多為嫁接式培育,嫁接成功後,二至三年可結果,五至八年後即可進入成熟期,每畝可栽植棗樹55棵左右,一般每棵成年果樹可產鮮棗100斤以上,然後通過反複蒸烘制造成西山焦棗。秋季為西山焦棗成熟期,通常4斤鮮棗可出產1斤焦棗。談到西山焦棗的發展前景,西山村檀支書信心十足。“目前幹棗市場久暢不衰,除國內消費市場外,還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價格穩中有升。”
預計到2021年,西山焦棗將在西山村、東山村和棠溪社區三地種植規模達到11000畝,待棗樹全部掛果產生效益後,年產值可達5.8億元,產業品種除西山焦棗外,還包括紅棗、蜜棗、棗泥、棗液、棗蜜等附加產業。此外,將以西山焦棗為主線,聯合宵坑大峽穀風景區,強力推動集旅遊、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產業發展。
圖一:記者西山現場採訪。
圖二:摘棗。
圖三:棗園留個影。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a147826.jpg |
|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b14782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