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是“幸福”,看到的是“笑脸”,感觉到的是“舒畅”
东至管山村:美好乡村扮靓“长寿村”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皖江晚报》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了尧舜之地池州东至大历山下管山村。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向了各个村民组,一座座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横跨大河小溪,一栋栋新建的小洋楼新颖别致,整齐划一,大大小小的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在村村落落……记者。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高
在尧渡镇管山村一个绿树环抱的凉亭里,阳光透过枝杈照在87岁老农徐同炎身上。老徐悠闲地说着话,享受着和风阵阵。他指着不远处一栋漂亮的3层小别墅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他的家。“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农村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城市里哪有这么好的空气,哪有这么宽敞的房子?”
他告诉记者,村里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臭鱼塘整治之后水变清了,绿树成荫,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公园。“一出家门就是公园,村里空气也比城里好,要我去城里我绝对不去。”
“整治”出了环境优美、生活惬意的新农村,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东至县副县长崩兴宇看来,美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为了给村庄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崩兴宇告诉记者,乡村的美丽要“内外兼修”,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而内在美的创造与维护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人,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效益,同时也决定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与管理。
“长寿村”渐成“人间仙境”
管山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四周长着数千杆毛竹,形成蔚为壮观的竹海,山风时拂,凤尾潇潇,置身其间,虽盛夏亦觉清凉,实在是一块奇妙的净土。
管山村村民徐跃进,是该村的小能人,他除了从事水产养殖外,还从事园林绿化经营,他在村中建立了200亩苗木绿化基地,除了满足本村美好乡村绿化外,还向全县美好乡村供应各种花卉苗木。他告诉记者,生活富裕了,环境好了,景色美了,村中的老寿星也多了。他父亲徐同炎已87岁了,身体特别硬朗,干农活生龙活虎,比小伙子还能干。徐跃进说:“管山村是有名的长寿村,70岁以上的古稀老人近百人,80岁以上的老寿星也有三四十人”。
正在竹林公园小憩的该村79岁老党员叶炎球老人向记者感叹道:今非昔比呀,现在过的是神仙日子啊!
他笑哈哈地说:“过去的山村,老百姓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装好太阳能路灯后,晚上村里也是亮堂堂的,没想到现在‘太阳光’也能留住。吃过晚饭后,老年人借着灯光还可以到广场去休闲聊天,夜间的生活再也不寂寞了。”
本报记者纪良发
|
版面导航 |
第封一版
封面 |
第封二版
重点 评论 |
第封三版
微直播 网新闻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