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而不孤 穿越时空
安徽女画家王祎“画意·词心”个人油画展开幕
记者纪良发
本报消息
6月3日上午,由安徽池州市文联与市政协书画院共同主办的安徽女画家王祎“画意·词心”个人油画展开幕式在旅游景区安徽池州府儒学举行,池州市政协副主席周珍花,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吴昭元与来自市、区政协、文联以及书法、美术等协会的领导和艺术家们一起参观了画展。
王祎是池州市近年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女画家,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美术系,专习油画。后考取安徽财经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获艺术学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油画家、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鸣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油画学会会员,池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王祎长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创作,她的作品笔触奔放,构图简洁,风格清新高雅,表达自由随性,既富传统底蕴,又具时代气息,彰显了画家心灵感受的真实以及在表现性绘画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方面的思考。作品先后入选安徽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安徽省开明书画院作品展、第十六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画展、池州市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书画作品展等省内外主流画展并获奖。2012年举办了个人油画作品展——“祎·像”王祎油画作品展,画展集中展示了王祎创作的油画作品40余幅。
此次展出油画作品,别出心裁的以24节气作为主题,30余件油画作品大都与24节气有关。24节气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油画则为西方文明的经典。这两者通过画家的画笔,从表现到内在的再解构诠释,传统的题材,以西方现代油画的表现性手法转呈于画布之上,在两种文化的撞击融合之下,从而产生了一种别样的画面趣味。
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流入,必然会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审美倾向、风土人情相结合,受到本民族的表现语言的影响。譬如佛教从印度流传入中国之后的本土化即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油画作为一门外来艺术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宗教还是艺术都只是一个载体,传达的是人类的生命与情感体验。
王祎坦言:“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天地之间,只有与画布在对话。我喜欢这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只属于自我的空间,不一定非要画什么,只是想与画画保持一种随时可以交流的关系。叔本华说过,孤独为一个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它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一个人生活,没有了琐碎的家务,少的是杂念,多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与社会交往带来的束缚和烦扰。不必凭借任何外在的依托,依靠自己内在的力量,与自己的内心达到完美和谐,是敢于孤独的智慧。做一个安静的独而不孤的人,成为我心中的目标。
与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声音、景致交往,与一切可以感受到的心动、灵动、感动、运动的情愫交流,柔和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一花一树都含笑,一枝一叶总关情,每天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生活。
王祎告诉记者:如何将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东方特有的文化地域所孕育出的传统艺术精华融入外来油画的创作之中,是画家们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若能在此层面,能为我所一直为之追求,为之痴迷的绘画艺术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此心足矣!
甘于孤独,尊重孤独,享受孤独,让生命中的孤独自然而然地穿越时空隧道,释放芬芳,独者真的可以不孤。
此次画展填补了池州书画界在油画领域的空白,为池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2作品江南雨后
http://www.ahage.net/bbs/attachment/thumb/Type_jpg/198_26971_252acc0eeafd1f1.jpg?204
图3记者现场采访
http://www.ahage.net/bbs/attachment/thumb/Type_jpg/198_26971_14903c9f8cc5a54.jpg?66

纪良发 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方面卓有成就。
当代较有影响的诗人、作家、资深记者 。他在皖江历史文化、抗战史与红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是当代较有影响的皖江史、抗战史与红学研究专家、学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