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走出的“失聪童话作家”
方国珍,当代“民间版安徒生”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来源:
皖江在线-皖江晚报
方国珍出生于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双河村山河组,三间低矮土坯房就是他的家,门前蜿蜒而过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虽双耳失聪,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30年来,方国珍矢志创作痴心不改;他虽两耳失聪,却写出一个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他仅仅初中毕业,但发表了170万字的散文、诗歌、童话小说。他被称为当代民间版的安徒生。
后天失聪进入无声世界
初次见到方国珍,他头发有点蓬乱、脸庞有些瘦削、面容也有点憔悴,只有在你大声说话或戴着助听器,方国珍才能和外界交流。
4岁的时候,方国珍不幸得了中耳炎,当时,由于家境贫穷而耽误了治疗,到中学时差不多进入了无声世界。而读书就成了方国珍了解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他喜欢看书,一见到书就陶醉其中。那时书很少,他便从附近村民家中借书回来读。
初中毕业后,他不得不回家务农。可他只喜欢看书,当时家人和村民大多对他不理解,后来,母亲成了家庭中唯一支持他写作的人。
怀抱“文学梦”痴心不改
年轻人大多充满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二十岁的他和同村的几位文学爱好者创办了油印文学小报《野花》。
怀抱着“文学梦”一路走来,他倍感艰辛。那时,他喜欢看报纸上的文艺版,有一天,他看到省报的稿约,便鼓起勇气寄去了他新写的一首长诗。虽然最终还是收到了报社的退稿信,但编辑附来的一封亲笔信从此鼓励着他。23岁时,他在陕西《文友》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盈盈的水》。为充实自己,他报名参加了山东师范大学开办的函授大学,还参加了浙江温州的《文学青年》函授。他也尝试向当地的《池州日报》、《杏花村》投稿,陆续发表过一些诗歌。
后来因生活窘迫,他不得不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先后来到浙江黄岩、江苏武进等地打工。经济好转时他买了大量的书,一直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后来,方国珍被朋友骗到河北的一个传销组织,而他以一种探究的心理在此待了一年,并写成33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传销记》。这期间,他开始了大量创作小说。
网络为其创作插上翅膀
2011年,他来到浙江宁波打工。打工之余,他便到附近网吧上网。在网上,他联系上当时国内最具品牌的文学类网站“榕树下”,就将他以前写的《传销记》发了过去,很快就获得该网站的推荐。接着,他在“榕树下”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其中,记述春秋史的《历史的天空》入围“榕树下”第五届原创大赛。近20万字的长篇推理小说《殡仪馆谋杀案》获得第六届“榕树下”原创文学大赛悬疑推理类第三轮第一名。18万字的都市类作品《小三来袭:你准备好了吗?》也获得了网站的嘉奖。去年写的一篇小说获“榕树下”金故事大赛优秀奖,另一篇小说获入围奖;今年,两篇中篇故事又全部入围,正等待网站终评。
更让他喜悦的是,在“榕树下”出版平台发表的“稻草人奇幻故事系列童话”经该网站推荐后,已被贵州人民出版社看中,即将签约出版。该系列共八集近50万字,讲述三个兄弟稻草人墨墨、木头人檀檀、流浪狗黄黄与恶狼斗争的故事。而另一部系列童话《雪雪的世界》的责编也确定向出版社推荐。对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聋人创作者来说,网络开阔了他的视野,为其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也为他今后的童话创作插上了翅膀。
本报记者纪良发通讯员张前进谢海龙
深居山村的當代民間版安徒生
訪安徽“失聰童話作家”方國珍
2013-05-02
台灣新聞報
記者 紀良發、張前進、謝海龍安徽 報導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141522.jpg
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世界聞名,也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丹麥歐登塞城一個貧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與奶奶相依為命。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臺劇,電影動畫的製作。
如今有一位“失聰童話作家”方國珍,他歷經坎坷與磨難,創作出了大量童話作品,被民間戲稱為當代的安徒生。
方國珍出生于安徽貴池區裡山街道雙河村山河組,三間低矮土坯房,門前蜿蜒而過的小河靜靜地流淌著,他想像力豐富,他雖已過天命之年,數十年來矢志創作癡心不改;他個子不高,卻有著豁達的心靈;他兩耳失聰,卻寫作出一個個精美的童話故事;他初中畢業,卻發表了170萬字的散文、詩歌、童話小說。
後天失聰進入了無聲世界
削瘦的臉龐,有點蓬亂的頭髮和憔悴的面容,完全靠助聽器和大聲說話才能聽見一點聲音。
4歲的時候,方國珍不幸得了中耳炎,當時由於家境貧窮耽誤了治療,到中學時差不多進入了無聲世界。而讀書就成了方國珍瞭解這個世界的最好途徑。他喜歡看書,一見到書就陶醉其中。那時書很少,他將附近許多村民家的藏書都借回來讀過。
從小學升到初中,他的作文因此一直很好,四年級起,作文都被老師當作範文或在課堂上宣讀,或在在黑板上展示;初中畢業後統考要體驗,他聽力不行,無法通過不得不回家務農。可他只喜歡看書,當時村民和親人大多對他不理解,而慈祥的母親後來成了家庭中唯一支持他堅持寫作的人。
懷抱 “文學夢” 癡心不改
二十歲的人充滿夢想。為了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他和同村的幾位文學愛好者創辦了油印文學小報《野花》,在全國文友中徵稿,獲得了一定的影響,但因為違規被叫停。
懷抱著“文學夢”,一路走來他倍感艱辛。那時他喜歡看報紙上的文藝版,一天看到省報的稿約,鼓起勇氣寄去了他新寫的一首長詩。雖收到了報社的退稿信,但編輯附來的一封親筆信,從此鼓勵著他。23歲時,他在陝西《文友》雜誌發表了第一篇小說《盈盈的水》。但平日投稿總是被退回,他知道是自己文學寫作知識不足,就報名參加了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舉辦的函授大學,還參加了浙江溫州的《文學青年》的函授。他也嘗試向當地的《池州日報》、《杏花村》投稿,陸續發表過一些詩歌。
後來因生活窘迫,他不得不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外出,先後來到浙江黃岩、江蘇武進等地打工。經濟好轉時他買了大量的書,一直沉浸在書的海洋。後來被朋友騙到河北的一個傳銷組織,而他以一種探究的心裡在此呆了一年,並寫成33萬字的長篇紀實小說《傳銷記》。這期間又開始大量寫作小說,但作品常是過了二審,不能過終審。但他沒有放棄,依然默默耕耘著。文學對他的魅力是無窮的,為此他也放棄了很多,現在仍孓然一人。
網路為其文學創作插上了翅膀
2011年他來到浙江寧波一家偏僻的公司打工,一有空就來到廠內網吧。當時聯繫上國內最具品牌的文學類網站“榕樹下”,就將他以前寫的《傳銷記》發了過去,很快竟被該網站推薦上。接著,他以文學網名:超越排行榜在“榕樹下”發表了很多長篇小說,其中記述春秋史的《歷史的天空》入圍“榕樹下”第五屆原創大賽。近20萬字的長篇本格純推理小說《殯儀館謀殺案》獲得第六屆“榕樹下”原創文學大賽懸疑推理類第三輪第一名。十八萬字的都市類作品《小三來襲:你準備好了嗎》,也獲得了網站很高的獎項。去年一篇小說獲“榕樹下”金故事大賽優秀獎,另一篇獲入圍獎;今年兩篇中篇故事又全部入圍,正等待網站終評。“榕樹下”金故事大賽含金量很高,全國許多故事名家都參加了大賽,他能獲獎實屬不易。
讓他更喜悅的是,在“榕樹下”出版平臺發表的“稻草人奇幻故事系列童話”,被網站推薦後,已被貴州人民出版社看中,即將簽約出版。該系列共八集近50萬字,講述三個兄弟稻草人墨墨、木頭人檀檀、流浪狗黃黃與惡狼鬥爭的故事。而另一部系列童話《雪雪的世界》責編也確定向出版社推薦。可以說,網路開闊了他的視野,為其提供了大量創作素材,這對一位聾人創作者來說是消除了最大的障礙,為他如今的童話創作插上了翅膀。
30多年執著文學之路,他獨自品嘗著其中的辛酸和歡樂、失落與收穫;雖然身患殘疾,遭受過苦難,但其樂觀以待---他的精神生活因文學而豐富,他的不懈追求讓生命更精彩。
圖一:記者山村採訪。
圖二:“失聰童話作家”陋室創作。
圖三:方國珍在土坯房前展示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