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七星墩有了专门研究机构

标签:
池州七星墩有了专门研文化 |
分类: 新闻 |
池州七星墩有了专门研究机构
http://www.anhui.cc/templets/default/images/logo1.gif2013-01-15 14:02来源:皖江晚报点击: 1525次
2013年01月15日08时54分 来源: 皖江在线-皖江晚报
本网消息 “天上北斗星,地下七星墩”1月13日,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在昭明渔港正式成立。
池州七星墩,坐落在贵池区马衙街道白沙村,紧靠平天湖畔,系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池州“七星墩”遗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天上北斗星,地下七星墩”之美誉,在当地有“七井相连”,“七墩上,七墩下,金牛拖金耙”等美丽的传说。
从1985年文物普查时,先后从地表采集到磨制石器、陶器,如斧、铲、凿、镞、锛、鼎、鬲、罐等各种纹饰陶片、印章等文物,此台地遗址,在国内十分罕见,引起不少学者、考古和文化爱好者前来研究、探讨和观光。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为发掘与研究池州古文化及文化名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纪良发)
安徽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
2013-01-20 台灣新聞報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136775.jpg
|
|
“天上北斗星,地下七星墩”安徽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
七星墩,坐落在安徽贵池区马衙街道白沙村,紧靠平天湖畔,系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池州“七星墩”遗址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天上北斗星,地下七星墩”之美誉,在当地有“七井相连”,“七墩上,七墩下,金牛拖金耙”等美丽的传说。 从1985年文物普查时,先后从地表采集到磨制石器,陶器,如斧、铲、凿、镞、锛、鼎、鬲、罐等各种纹饰陶片,印章等文物,此台地遗址,在国内十分罕见,引起不少学者,考古和文化爱好者前来研究,探讨和观光。 2009年度池州市文物局又对“七星墩”遗址从新进行了全面普查,对“七星墩”的面积进行了核实,孙家墩(占地3600平方米)、叶家墩(3400平方米)、潘家墩(2800平方米)、汪家墩(2200平方米)、王家墩(7200平方米)、虎形墩(2500平方米)和月形墩(700平方米)组成,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 七星墩古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晚期,贵池祖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与生息繁衍区域,七星墩古文化精髓表现,人为构建天上北斗星捧月意境为人居所环境,地呈七星墩之势。 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为发掘与研究池州古文化及文化名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安徽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作者:纪良发】(责任编辑:梁 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