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四章尋夢”走進千年古村

(2012-12-19 16:51:45)
标签:

“元四章尋夢”走進千

文化

分类: 新闻

“元四章尋夢”走進千年古村
安徽貴池區作協組織作家

2012-12-18台灣新聞報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135145.jpg

 

 

 

 

 

 

 

 

 

 

 

  為有力推動美好鄉村建設,深入挖堀地域文化底蘊,積極開展文藝下基層活動,日前, 安徽貴池區作協組織一批實力派作家、藝術家走進千年古村元四章,參加“元四章尋夢”文學筆會。

  梨村章,又名元四章,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村莊,歷經千年衍化,其人口之眾在池州占居重要地位,成為安徽池州四大家族之一。這裡有著悠久的人文景觀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梨村章座落在安徽貴池太朴山的南麓。東有花嶺,西有梨嶺,站在梨嶺上俯視,梨村像塊盆地。盆地出口(水口)是獅象二山把持,氣勢磅礴,昔日水口有古松、古楓各一株,古松四丈多粗幹沒有一根枝杈,遠望好像一根擎天柱,要四人才能合圍,古楓枝繁葉茂,粗細與古松相當,每到深秋,楓葉似火,古松蒼翠,互為輝映,好一幅美麗的景致,只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不幸砍伐,已不復存。當你來到水口,更為驚奇,獅象二山相間為水田和河流,兩山相距不到百米,可謂水口之緊,鎖住了靈氣

  發源于太樸山和梨嶺的兩條小河順山而下,滋潤著兩邊肥沃的田地,上流湍急,中下流則緩緩而流,曲折有致,顯得溫柔而多情,至水口處匯合向南流去,一年四季清澈見底。四周山上,原來古樹蒼天,但在大煉鋼鐵和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的砍伐,但一株古檀和一株古桂尚存,當地人稱古檀為“熬青檀”,高數丈,幾人才能合抱,不知何故,每年春天直到夏季,不發山洪它不發芽,山洪一發,一夜後便見二寸長的嫩芽,實為罕見,而古桂則顯得老態龍鍾,儘管樹根部寫滿了蒼桑,盤根錯節,鐵幹虯枝,然而枝繁葉茂仍俱青春魅力,花開時節,飄香萬家,古檀與古桂緊緊相依,為一大景觀。樹邊為清乾隆帝欽賜翰林章敬修居住地,其子章嵩墓就在樹下,至今保存完好。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a135145.jpg
 
http://www.newstaiwan.com.tw/pictmp/picb135145.jpg

 

 


圖一:記者與采風圖合影。
圖二:記者與采風圖合影。
圖三:記者與采風圖現場采風。

 

 

作家艺术家走进古村

 时间:2012-12-28 来源:新安晚报池州时讯 作者:纪良发

 

 

 本报讯为有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深入挖堀地域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艺下基层活动,日前,贵池区作协组织一批实力派作家、艺术家走进千年古村元四章,参加“元四章寻梦”文学笔会。

 “元四章尋夢”走進千年古村


    据了解,梨村章,又名元四章,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村庄,历经千年衍化,其人口之众在池州占居重要地位,成为池州四大家族之一。梨村章座落在贵池太朴山的南麓。东有花岭,西有梨岭,站在梨岭上俯视,梨村像块盆地。四周山上,原来古树苍天,目前一株古檀和一株古桂尚存,当地人称古檀为“熬青檀”,高数丈,几人才能合抱。树边为清乾隆帝钦赐翰林章敬修居住地,其子章嵩墓就在树下,至今保存完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