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安徽池州博物馆
标签:
民办.博物馆旅游 |
分类: 新闻 |
共建安徽池州博物馆
政府与民办博物馆全国首创
中新网安徽频道 2011-1-13 17:10 中安在线 2011-1-10 09:42 2011年01月11日08时14分 来源: 皖江在线-皖江晚报
时间:2011-01-18 09:06 |
记者从近日在池州召开的全省民办博物馆发展座谈会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池州市政府与民办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秀山门博物馆将合作共建池州博物馆,这一举措在全国尙是首创。
政府与民办博物馆全国首创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无论历史遗迹、地下文物,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富。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文博事业的发展,经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市文物点达977处,其中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还有6处文物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馆藏文物4500件,其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36件。此外,秀山门博物馆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都是一座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极具徽文化特色的民营博物馆。秀山门博物馆所在地在池州城西城门原址上复建的内空式古城门。早在南宋时期,池州知州王伯大将秋浦门改为秀山门沿用至今,她是池州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一块宝地。目前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馆藏文物达一万余件,其中已定级的,有二级文物十一件,三级文物五百余件;现有馆舍面积三千平米,待二期竣工后,馆舍面积达一万一千平米。目前主要陈列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主题的古建筑构件雕刻艺术,同时以展示昭明文化为特征的地域历史文化。无论是馆舍的设计,还是藏品的征集,始终突出池州特色。如馆舍,在原秀山门城址上进行复建,使它有别一般建筑,给人以古朴厚重之城墙文化感;文物藏品一开始主要征集传统建筑三雕,因为池州座落皖南,残存大量明清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分散在深山老林,破坏严重,既不便保护,又难以利用,便将一些残件征集过来,并按原功能进行陈列、布展,以体现它的文化价值。昭明文化是秀山门之魂,该馆紧紧抓住这一主线,推出昭明文化陈列。并在民俗文化上大做文章,以其丰富性、民俗化、个性化吸引观众。
在古陶瓷布展中创办自己的品牌,如“秀山翁藏壶”展,“茶文化的延伸”展,“大小碗论民生”展,“古代女人更爱美”粉盒、铜镜展,“秀山秀才多”水盂、砚台等文房用品展等,目前正在布展设计中,预计2011底完成。
每逢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日,都会挂横幅和标语,开展“贵池民风民俗图片展”、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等,2010年5月18世界博物馆日,还与省文物局组织“江淮鉴宝行——走进池州”,以讲座与文物鉴定形式,免费向文物爱好者宣传文物知识,一共接待文物爱好者200多人,鉴定文物200多件,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还组织当地专家与学者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编印了《秀山门博物馆》宣传册,出版了《秀山门》季刊,并计划出版秀山门博物馆收藏精品系列丛书,再版一些池州历史古籍版本,如《昭明文选》、《陶渊明集》等,让民众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优秀文化更加关注,启迪青少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目前,秀山门博物馆二期基本完工,池州市政府将和秀山门博物馆合作,共建池州市博物馆,并将在杏花村文化园筹建一座民营的佛教藏品博物馆。该市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创新博物馆建设和管理模式,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地保存、展示、研究池州文物和民间藏品,努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服务。
另悉: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并颁发国家文物局表彰的全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组织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牌、证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