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诗村”名动天下
标签:
“大考”“杂谈 |
分类: 新闻 |
http://www.lvhua.com/chinese/new_index/logo.gif 中国园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首页 >
焦点新闻 >
地方新闻 >
新闻列表
http://www.anhuinews.com/images/lg.gif 绿化新闻首选 2009-11-3
14:48:25安徽省旅游信息中心
|
|
|
|
杏花村景区接受国家
“大考”“天下第一诗村”名动天下
|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
11月2日,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检查验收组参观考察了“天下第一诗村”杏花村旅游景区,现场检查验收杏花村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杏花村位于池州城西,是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古迹,是池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唐代大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留下的一首《清明》诗,使得处于杏花春雨江南地的杏花村名扬天下,此后,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饮酒赋诗,寻踪怀古,“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杏花村十二美景诗文载道,伴随黄公香泉酒香飘四海、饮誉天下。延至清代,杏花村东接秀山门、西临杜湖、南至齐山湖、北到钵顶山,广约十里,每到阳春三月,杏花烂漫,灿若红霞,清人郎遂感其独特,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十二卷,作为中国唯一一部村志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至此,杏花村更是独领风骚,被誉为“天下第一诗村”,可谓池州乃至安徽、全国的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有着独特的人文地位。
清朝末年,杏花村逐渐毁于战火,千古名村沦落历史烟尘近两百年之久,多少寻幽揽胜者慕名而来,面对芳草断碑、枯井残祠悻然而归。恢复杏花村胜景,一直是池州人心中的一个夙愿,1997年底,池州地方党委、政府把复建杏花村、开发杏花村景点作为确立“杏花村名牌”战略,将恢复建设杏花村摆上了重要日程。
2000年1月,海外华侨詹晓荣先生与池州市政府签订《西大门开发及杏花村古井遗址复建工程合同书》,2002年5月詹晓荣先生参加安徽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招商会上,与池州市政府签订杏花村复建工程建设合同,该工程先后被列入市政府重点招商项目、市重点工程、省“861”行动计划项目。
2000年5月,杏花村复建破土动工,至2003年9月一期工程——古井文化区正式对外开放。在当年的古井遗址之上,以杏花村古井为中心,以黄公酒垆为主体,建成了古朴典雅的仿唐建筑群,城中有村,闹中有静,依地取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斗拱圆柱,园内收藏了大量的杏花村民间出土文物,展示了农耕文化、酒文化,挖掘了人文历史,保护了千年古井,让古杏花村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古井区先后被评定为省级首批历史风景区、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省旅游定点单位、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池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并于2007年通过国家AAA级景区验收。为了再现“千年回味黄公酒,时人共颂杏花诗”的大杏花村景象,在一期工程完工后,二期工程杏花村全面复建项目也于2005年6月全面启动开工,2009年9月26日盛大开园。二期项目杏花村旅游区重点突出保护和延续古杏花村的风貌特点,强化有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山水风貌特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致力体现杏花村“名人、名村、名酒、名诗”特色。按照国家标准,杏花村旅游区主要资源类型有遗址遗迹、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旅游商品、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6大主类。走进景区,小桥流水、树绿水清、酒旗若现、村舍俨然,宛若走进了“水墨江南”,诗人遍村,诗意盎然,悠游村中就是翻阅了一部中国诗史。
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景区检查验收组在验收汇报会上对杏花村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杏花村是池州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宜居文化之城”不可多得的旅游战略资源。杏花村“天下第一诗村”的品牌是池州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检查验收组希望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内涵,扩大宣传、融入市场,加大旅游品牌塑造力度,从而使池州杏花村旅游景区誉满中华,走向世界。(纪良发)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