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江城芜湖举行
标签:
新闻杂谈 |
分类: 新闻 |
第三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江城芜湖举行
本报记者纪良发两篇论文提交大会研讨交流
本报讯:10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及南京大学近100位专家学者汇聚在美丽的江城芜湖。共同研讨交流皖江地区历史文化。
区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多样化的绽放,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创新、升华的根基和源泉,挖掘各种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安徽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社科界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热心安徽地域文化的研究。为了不断提高安徽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为安徽奋力崛起服务,2003年以来,省社科联广泛组织全省社科界“精英”学术力量,提出打造“厚重安徽”品牌,有计划地组织对安徽历史文化的研究。“厚重安徽”已成为安徽社科界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吸引了省内学术界,省外乃至海外的学者也积极参与。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己经举办了三届.,第四届研讨会将在钢城马鞍山举办。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推动皖江文化研究,社科联系统及有关社科研究部门应加大皖江文化研究的出版计划,及时推出皖江文化研究成果。注意培育研究团队,整合研究资源。安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纷呈异采,研究队伍比较庞大,但分散各地。省内高校有条件的可以成立皖江文化研究组织,在适当的时候成立省本级的皖江文化研究会,整合全省研究力量,形成研究的合力,有计划有系统的推进皖江历史文化研究。提高安徽历史文化影响力,建设文化强省已纳入安徽省委的大政框架,因此,要从发挥皖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角度,调整研究视野,为安徽的奋力崛起提供智力支持,既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又要推进文化的经济化,大力发展有安徽特色的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纪良发
图片说明:图1,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
图2,本报记者与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良仁、芜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金华、芜湖社科联副主席刘光
图3与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
图4与安师大中园近现代史硕土点负责人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师大编辑部总编房列曙教授
图5与池卅学院科研处处长许信旺教授、宣传部副部长谢家顺教授、池卅学报高副主编陈晓华教授、池卅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家胜、池卅学院历史系丁希勤讲师
图6与池卅学院科研处处长许信旺教授、宣传部副部长谢家顺教授、池卅学报副主编陈晓华教授、池卅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家胜、池卅学院历史系丁希勤讲师、池卅职业学院高级教师汪春才、讲师何寅.
另悉:本报记者纪良发作为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特邀参加大会研讨,他撰写的《“洋灰陈”与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曾在本报皖江文史专栏发表)和《浴血奋战,固我河山——池州正面战场抗日回眸》两篇论文提交大会研讨交流并收入第三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土生导师李良玉等有关专家学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上述两篇论文对研究皖江地区,长江沿线抗战历史和中国抗战史提供了史料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