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见徐国华先生

(2015-02-03 20:42:13)
标签:

佛学

徐国华

先生

书画家

画院

分类: 杂七杂八

遇见一个不相关的人或许就在不经意间,见到一个自己想见到的人或许就不太容易了,比如说徐国华先生。这些年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徐国华先生,尤其我的师兄魏天亮对先生佩服之至,说他的字写得如何好说他的兰画得充满灵性,说他的为人如何如何地厚道。天亮曾写过一篇《徐国华的兰》,刊登在《文化平度》文学版上,我由此对徐国华先生有了些许了解,知道他写字画画多年,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作品为诸多大家所称道。我对这个备受众人赞誉的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一直无缘与其相见。其实也并非没有机会,曾有熟悉的书画家朋友相邀去拜访徐先生,考虑到自己对书画一窍不通,我每次都找理由推脱了。

131日晚在街上散步,我接到平度市画院院长高登舟的电话,说他们第二天组织部分书画家走访老书画家,约我一起去南村看望徐老先生。我这次没再推辞。前段时间画院搞了个年度书画精品展,徐老先生为他们题写了“展标”。登舟说:“先生年纪大了,写不动了。听说画院搞展览,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对先生增加了几份崇敬之情。我在网上搜索过关于先生的介绍:徐国华,山东平度人,一九二六年生人,少即入塾习字,师从尹艺林先生,书法自唐入手,后追“二王”,退休后研习北碑,于《郑文公碑》用功尤勤。先生也善绘画,师从张伏山先生,得郭味蕖先生指授,并有书信来往。上世纪八十年代,先生退休后,隐居乡里,淡泊明志,槛花自赏,笼鹅独归,过着“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的生活。先生生性耿介,不善交往,尝自言:“少年如稚子,中年犹天真,直到晚年期,还不会做人。”我猜测这段文字应该出自天亮之手。

徐老先生家住南村镇姜家埠村,一个普通的农村院落。他家的院子看起来有点拥挤,石刻、亭子、松树,就像一个园林。登舟推开他家的大门:“徐老师、徐老师……”不见回音。哎,去哪里了,登舟掏出电话。徐先生从大门南侧的一个小屋里走出来,那是一间只有几平方的小屋。他平常就在里面写字,新闻中心的谭主任说。书画家们拥上前去,他们看上去跟先生认识。那间屋子实在太小了,他们不得不分批地进去跟先生交流。思维敏捷,谈吐清楚,先生一点都不像九十岁的老人。“他过年九十了,我比他大两岁。”徐老夫人说。

 http://s4/mw690/001tjeHOzy6PH9c2VN193&690

http://s1/mw690/001tjeHOzy6PH9cWU48f0&690

http://s16/mw690/001tjeHOzy6PH9e5WJ9a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