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悟道:我的股市历程

分类: 成功故事 |
作者:老高悟道
每年末,主要就是这么几件事:1、做绩效考核,与下属沟通,发奖金;2、做述职报告;3、聚餐喝酒
从去年开始,这些都不用做了。相当悠闲,就给自己加个任务吧,写个股市总结吧,从进入股市后,还从没有写过总结。这次就从头开始吧。
1. 2007年
2007年5月24日,牛市的赚钱效应终于传到老婆那里,在老婆反复的劝说下,我终于下定决心进入股市,在24日去广发开了户。并在5月29日买入了第一只股票五粮液,隔日又买入万科。应该说我非常不幸,刚入股市几天,就赶上了5.30半夜鸡叫(升印花税),但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股票(万科、五粮液)当时并没有受到影响,且6.1当天,我迅速的卖掉了盈利的五粮液和万科,而且几乎都是当天的高点,很多垃圾股票当天都跌停了,自己非常欣慰,觉得自己天生就是高手。随后又在大盘暴跌当中开始抢股票,看见什么都好,一口气买了9只股票,然后悲伤的是,当天买入的股票全部跌停,大盘也几乎跌停,感觉一下就到了末日,6月5日上午,买的股票又都基本跌停,中午的时候,赶紧给朋友打电话,问怎么回事?是股市要崩盘吗?并反复抱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进入股市就赶上崩盘。同学自己都有些恐慌的同时,还在安慰我。没想到下午大盘奇迹逆转,在下跌7个点的时候开始逆转,反而翻红了3个点。自己的股票也都扬眉吐气了。股票纷纷开始盈利。
下面是我当时的操作记录,记录了我一个标准小散户的操作手法,现在看看,觉得那是真是懵懂无知呀,60万资金居然买了近10只股票。这些买入的股票都是网上推荐的或者同学推荐的,为什么买入他们,我现在也都忘记了,只记得是推荐的。
附:我调出的当时成交记录。
http://s11/middle/56ec7c3dtb5503647dfba&690
5.30后,很多垃圾股都连续4到5个跌停,根本没有机会跑出来,而我一个垃圾股都没有,非常高兴。所以人生第一课得出的结论是:垃圾股不能碰。
随后的事情记不太清了,因为那时确实什么都不懂,别人或主流媒体推荐让买什么,就买什么。反正是买入过很多股票,没多久也就卖了,多数都能盈利。慢慢的知道了,不能买很多股票,因为太多了,都不知道怎么管理了,万一出现5.30那样的事情,卖都来不及,股票数量逐渐减少,但还是有4,5只的样子。到年底(5261)的时候,盈利有20%多,和我入市后的大盘同步,非常兴奋。经常喜欢和老婆聊股票,和朋友聊股票,虽然什么都不懂,就聊自己的这些股票,和那些看到的消息。非常快乐!
2007年基本都是在快乐中度过,虽然也经过5.30后股市的大幅回调,但没有对我造成伤害,反而受益了。这一年,我学会了股票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了如何买,如何卖,其他的,只有两点心得,至今还记得,还有用。
1)垃圾股不能碰
2)不能买太多股票,系统风险发生的时候,来不及卖。
2007年,我是多么快乐的小散呀,初入股市,就有斩获,真是无知者无畏。那时非常憧憬2008,希望2008快点到吧,看奥运,迎接万点行情。
2. 2008年
2007年度过了半年快乐小散的时光,给了我很好的心情。由于07刚换了工作,工作非常繁忙,责任也很大,没有在股市花太多的时间,只学了学简单的股市知识,炒股这时主要靠网上的新闻和推荐,基本以短线为主,赚几个点就走,亏几个点就割肉。
07年还值得一提的是老婆为了和我竞赛,也在7月份开了户,开始拿10万元资金炒股。老婆炒股主要靠同学推荐。不过,老婆的账户在07年始终没有超过初始资金。
在2008快点来吧的期盼中,2008走来了,但却没有带来预料中的阳光,而是阴霾之后的雷暴。
08年由于单边下跌,我的操作以补仓为主,稍微还算幸运的是,07年底并没有满仓。可是在2月底的时候,大盘4500点,仓位就补满了。股市已经没有钱了,只能干瞪眼了。这期间也换过几只股票,但基本以银行、保险、白酒、商超为主。甚至尝试过权证,但无论哪个,都是亏损。
http://s5/middle/56ec7c3dgb55b4fb801a4&690
在随后的时间里,当大盘跌到4000,3000点的时候,还从外面转入一些钱,但亏损缺越来越大,最后,我失去了对股市的兴趣,已经对股市不闻不问,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
到了08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企业终于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老板开始闭关,我们也都放羊了,没事干了,这时才想起,自己的股票亏得一塌糊涂,当时进入账户一看(很久都没打开过了),离年初亏了差不多60%,兴业银行当时是重仓,成本在40元,当时股价才十几块。我当时立定志向,哪跌倒哪爬起,一定要把损失夺回来。
第一件事是清仓,然后是加强股市学习。清仓时恰逢4万亿出台,可以说卖在了地板。这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
当小散绝望、恐惧的时候,股市就是底部。
有图为证。
http://s4/middle/56ec7c3dt7889554f9ae3&690
老婆的账户在亏损达到70%的时候,被我接管,到2009年3月份的时候,回到了初始本金。
2008年,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1. 熊市不言底,趋势未发生改变时,不要抄底;
2. 当你最恐惧的时候,往往就是转机的开始;
3. 熊市不适合长期持股;
我现在认为,2007-2008年,是我进入股市的第一阶段,经历了牛尾和完整熊市,对股市从完全无知到开始有了一些了解,既享受了阳光,也经受了风雨。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投资理念。处于懵懵懂懂的投资状态。开始对股市产生兴趣。因为觉得神秘,而且对自己从小学习能力的自信,促使我从2009年开始,进入了系统的投资学习。操作也在不断减少,开始摸索自己的投资体系。
风暴已经过去,彩虹已经初现天边!
3. 2009年
时间进入了2009年,我开始了大量学习,每天都要阅读大量宏观经济研究、行业报告、公司研报,也看了大量经济方面的书籍。这时候,我每天花的经济研究的时间大约在4-8个小时。对经济的兴趣日渐浓厚。最多时候,关注的股票池拥有近50只股票。
这时,我对宏观经济、各行业、主要关注公司有了一些了解,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了。对于4万亿的理解,当时我认为对周期性行业非常有利,尤其是铁公基的投资大幅增加,那么上游资源行业煤炭最为受益。于是开始买入大同煤业。由于对医药黄金十年的预期,当时还买入了研发实力最强的恒瑞医药。
http://s10/middle/56ec7c3dtb59ba4a892c9&690
由于看的东西很多,经常会发现所谓的好股票,这些股票我也都没有拿住,大同煤业09年7月份曾经到达过54(我买入价格的4倍多),否则当年都有多倍的收益空间。进入4月份后,由于前面开始实现盈利,信心逐渐增加,又转入股市较多资金,买入了煤炭重组股太工天成、太阳能天威保变等股票。
http://s10/middle/56ec7c3dtb59bbf5063b9&690
09年操作依然很多,而且在实践波段操作,结果证明,波段操作越做成本越高,没有实现降低成本的愿望。
09年7月份,由于股市实现了较多盈利,同时儿子明年开始上小学,开始物色学区房了。最终换了一套近200平米的学区房。学校就在小区里面,儿子上学只需走路2分钟,我在楼上就可以看到他们做操,跑步的情景。
总结09年的经验教训:
1. 不要波段操作,尤其是牛市,否则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多付出了很多交易成本。
2. 牛市如果股票走势很好,只要耐心持股就好,不要东张西望,切换股票。
3. 一个大熊市过后,会有很多股票涨很多倍。09年煤炭行业就出现很多5-10倍涨幅的股票。
4. 大幅释放流动性的结果会导致周期性行业出现大反弹。
5. 资源为王,资源的稀缺属性会让资源股在流动性宽松的时候,量价齐升。
在不断的波段操作及换股操作中,我终于开始相信价值投资了,10年开始对价值投资进行研究,从而走上了价值投资之路。
元旦期间写了几篇投资回顾,后来有事耽搁了,今天补上第四篇。价值投资开始萌发的2010。
2010年以前投资中,经常出现买到了牛股,但由于频繁换股,没有拿住的情况,我还从来没有拿住过一只翻一倍的股票。看到了别人经常翻了1倍、2倍、甚至多倍,非常得艳羡。开始思考,自己的投资模式是否有问题?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骑牛找牛?被疯牛颠下来的情况?
我开始从大师身上找答案,这一年,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从fisher到彼得林奇,又从普林斯到卡拉曼,读了一大堆。被这些大师的伟大理论和辉煌战绩所折服,开始相信价值投资的理论,似乎也找到了持续赚钱之道。实践的愿望极其强烈。
2010的上半年并不好过,在投资理念转向的过程中,也非一帆风顺,随着大盘的下跌,资产也大幅缩水。年中的时候,我发现了中恒,基于对公司未来成长的利好预期,认为公司是一个价格低于公司价值的好股票,开始少量买入,并跟踪,另外一只股票,横店东磁的突然爆发引起了我的注意,发现横店东磁开始不断在光伏领域加码,2,3年欲再造一个横店东磁,基于对一贯表现优异的管理层信任,而且对光伏行业的看好,在28-30元之间不断建仓,成为第一重仓股。后来在后续跟踪中,发现光伏行业所有的公司都在大幅扩产,引起了我的担心。10月底,在股价连续拉高的过程中,我对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心日益加重,而且股价短期涨幅较大,我终于清仓横店东磁,横店东磁成为我2010年盈利最多的一只股票。现在看来,横店东磁的盈利有些幸运,我持有的阶段实际已经是高估的阶段,是公司配合主力(或者说主力先知先觉)不断释放利好导致的上涨,当然也是光伏行业最好的一段时光。可见主力对消息和股价的配合掌控得是如此娴熟。这只股票的成功主要是运气加上对光伏行业判断正确导致的。不能归属于价值投资,属于趋势投资的典型。横店东磁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路(从49.78,跌到去年底的14.5,跌幅71%)。
http://s11/middle/56ec7c3dtb770513a870a&690
随着对中恒的了解日益加深,卖出横店东磁后加仓中恒。中恒成了我唯一一只股票并且满仓持有。令人激动的是,我马上就要迎来中恒的5个涨停了,但由于大盘在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来到了3000点附近,加上我11月7日要去德国出差参加展会,我在临走前中恒的第2个涨停时(11月5日)出了一大部分。第一个涨停感觉是公司可能有利好发布,但是当天晚上公司并没有公告,第2天在不断的上涨中,我认为是游资在折腾,决定阶段性出掉一大部分,做个小波段,出国回来后,再酌情补仓。没有想到的是,卖出后,当天晚上公司公告和步长签订承诺业绩的合同,确保第2年业绩增长100%以上,后续每年还能增长30%。令我懊悔不已,既为自己冲动后悔,又为中恒的信息保密而感到愤懑。后来出国回来后,又择机买入,持仓成本反而增加了。
http://s1/middle/56ec7c3dtb7703366b540&690
2010年主要操作的是这两个股票,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中恒是我学习价值投资理论后进行实践的第一只股票,横店东磁现在看来不能算,是属于典型的趋势投资。2010年中恒也获得了很多的浮盈,尤其是经历过步长合同造就的5涨停,给了我很多启示,当时就下定决心,只要中恒的价格没有高估,就一路持有,再也不进行操作了(2011年一直持有,直到8月底的合同取消遭遇3跌停后出局),绝不做波段。
虽然2010年盈利颇丰,但现在看来,我当时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还很肤浅:认为价值投资就是买入被低估的好股票,然后一路持有,直到价值被过分高估,或者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这时我还没意识到安全边际的重要性。而且对企业价值如何评估,还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盈利的预测。
2010年给我带来最深刻的教训就是:
坚定做价值投资,绝不做波段。(中恒5涨停教训)
标签:
杂谈 |
从接触价值投资,到主动学习的一知半解,加上不断在大海里呛水,幸运的是暂时还没有淹死,对价值投资也有一些感悟,今天暂成此文,以作纪念。
很多投资者和我最初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更多的是来自巴菲特持股的一种启示:买入一个好股票,长期持有。我更多关注的是好股票,有价值的好股票。但我也会问自己,好股票似乎并不是很难找,好股票就一定能赚钱吗?比如2010年7月份以后买入东阿阿胶,到现在也不赚钱;2010年1月以后买入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到现在依然没有盈利;2007年4月份以后买入苏宁电器,2007年1月份以后买入招商银行,到现在依然没有收益;这些公司,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企业内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净现金流越来越好,投资这些好企业为什么仍然不能盈利呢?
答案就在于安全边际。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以可观的折扣买入内在价值被低估的证券的一种交易策略,以最小的风险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很多投资者忽视了其中的价值低估的含义,就是价格显著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才值得投资,以安全边际化解股市风险。以便为不准确,坏运气,市场先生沮丧时留有余地。而很多投资者和我一样,一直抱有乐观情绪,喜欢一直满仓持有好股票,而不管市场先生是好脾气时,还是坏脾气时,也不愿去评估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口头上喜欢挂着:大不了多付出些时间。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说,不是我们不愿意评估企业价值,而是企业价值评估太难。对的,企业价值评估非常难,大师告诉我们的方法有时并不好使,比如格雷厄姆告诉我们的两种方法:未来现金流贴现和清算法,运用起来也是非常困难,未来现金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极难评估;清算法,有些资产到底值多少钱?是否能准确评估?煤炭有多少储量,可以按市价去计算内在价值吗?房地产企业有那么多地产,可以用RNAV去评估吗?白酒企业的存货如何评估?无形资产如何评估?会有买家一定会来照价买单吗?投资者面临的挑战实在是多,即使是最专业的人士,依然不能给出准确的评估。
巴菲特还说过一句话: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只需要大致、粗略估计公司的价值,只有价格显著低于这个价值,就可以买入并持有。
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较真了,我以前计算的时候,因为自己数学功底好,喜欢精确,其实发现精确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有太多的假设条件、变量,每一个都可能发生变化。想找到一个万能公式且参数恒定,几乎不可能。即使我们预测对了现在这个时点的价值,也无法预测未来的价值。只能要一个模糊的正确,需要我们的知识、经验和直觉。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价值投资者总是在左侧买入,当他发现并跟踪一个好标的,如果出现了可观的低估,则会买入。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在下跌过程中完成的。
有些朋友喜欢问我,问我为什么喜欢黑马?并不是我真的喜欢黑马,而是白马我总认为价值没有被显著低估,那么多人都看好的白马还能被显著低估吗?我认为价值投资从本质上看,就是逆向投资。只有不受大众欢迎的股票才有可能被低估,而深受大家喜爱的股票低估的可能性太小、太小。这也是我只投资三线白酒,而不投资一线白酒的原因。
我很关注那些越来越经营困难的老字号和资源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存在被市场抛弃的可能,也就是存在错判的概率。当他们复兴时,由于他们有显著的内在价值和价格的落差,就会产生巨大的潜力。这些年的大牛股中,可以看到中药领域的中恒,白酒行业的古井贡酒、汾酒、郎酒都是复兴这样的情况。
我认为,当我们了解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剩下的就是去发现并评估企业的价值,当出现诱人的低估时,就要果断介入并制定严格的纪律,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
这就是我当下的一些粗浅理解,偏颇之处,请大家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