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胃下垂的病因以及中医治疗疗效如何?

(2008-04-18 09:00:32)
标签:

健康

胃下垂

强直性脊柱炎

分类: 疾病
    胃下垂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度胃下垂者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有时感觉深部腹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以及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表现。体征可见肋下角为小于90度,站立时因胃囊下移,按手于患者上腹部易触到腹主动脉搏动,以双手托抚患者下腹部往上常使患者有上腹坠减轻的感觉。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位变动而不固定。有些病例因胃排空延缓可有振水声。胃下垂明显者常同时伴有肝、右肾或结肠下垂的现象。

    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隔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消耗性疾病伴有进行性消瘦或卧床少动者。胃下垂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髂嵴连线以下; 无张力型的胃, 即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低部宽大,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胃蠕动无力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餐后6小时仍有1/4-1/3胃残留物存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侧偏移。

    现代医学对胃下垂主要采用加强腹肌锻炼,放置胃托、增加营养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可取得一些效果。

    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升清举陷。
 

 

胃下垂用中医中药治疗完全可以达到彻底治愈!

信息参考:http://www.cn939.com/yinanbingjianyao/xiaohua/200410/20041028172423.htm

 

专家预约、咨询热线:0533-2774732

强直性脊柱炎专题        强直性脊柱炎的精彩问答    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保健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古方中医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识    呼吸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妇产科疾病    肿瘤科疾病    儿科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我要咨询:求医问药          信息由中国中医网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