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

(2008-04-09 10:02:02)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动脉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

健康

分类: 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中老年(45岁以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大、中型动脉硬化狭窄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表现:早期主要患脚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病情进行多较缓慢。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时,走路后整个臀部和肢体都有酸胀疼痛与乏力感。如肢端动脉发生急性血栓闭塞时,患脚突然严重缺血,出现苍白、紫绀、瘀黑、冰冷、持续静息痛,夜间更为剧烈,甚至肢端出现坏疽或溃疡感染,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往往导致心、脑、肾等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依据,发病年龄较大,有下肢慢性缺血症,患肢相应部位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腹股动脉狭窄处可听到收缩期杂音。X线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呈波浪形扭曲,管腔呈波浪形扭曲,管腔呈不规则狭窄或闭塞。患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眼底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在诊断上需与男青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女青年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区别。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因素,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动脉壁功能障碍也是重要因素。

    西医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常用扩血管、降脂、抗凝类药物,以及选择性动脉重建手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坏疽发生后,疗效较差。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般属中医“痛痹”、“痿证”、“脱疽”等病症范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由脾肾阳虚气弱,痰湿不化,痰瘀凝结络脉而致病。以益气温肾、活血通络、祛痰化瘀等法治疗。有心肾虚者,有肝阳亢者,有感染化热者,有气阴两亏者,益兼顾并治。本病早期疗效较好,故早期诊断与防止,至关重要。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完全可以达到彻底治愈!

信息参考:http://www.cn939.com/yinanbingjianyao/xunhuan/200410/20041030151011.htm

 

专家预约、咨询热线:0533-2774732

强直性脊柱炎专题       肝豆状核变性专题     肝豆状核变性的精彩问答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保健

肝豆状核变性的西医疗法    肝豆状核变性的古方中医    肝豆状核变性的常识     强直性脊柱炎的精彩问答

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保健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古方中医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识

呼吸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妇产科疾病    肿瘤科疾病    儿科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我要咨询:求医问药          信息由中国中医网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