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脊柱关节和四肢大关节为主的全身性慢性进行性关节炎症疾病,早期发病较为隐匿,临床上往往将此病症早期出现的腰背疼痛、关节炎等症状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延误治疗时机。
目前对此病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再加上此病症的治疗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和特效方法,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使病症得到缓解和控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以往主要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近年来用药范围有所扩大。据观察,某些慢作用药对本病治疗有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采用的慢作用药物有:
(1)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一类药物可迅速改善病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无论对
早期或晚期,都是首选药物。若病人对所用的一种药物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则应继续治疗至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完全控制,以后可减少药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治疗,无症状后再维持一段时间,才可酌情停用。如停药过快;往往达不到抗炎效果,容易引起症状复发。
(2)糖皮质激素
因糖皮质激素也不能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而旦长期是使使用弊大于利,故不能作为常规使用,尤其不宜大、中剂量长期使厨。只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者,即使应用,一般以小剂量为宜。有关节外损害,如急性虹膜炎、肺受累者也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只有在症状严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小剂量激素不能控制时,才可用较大剂量。待症状控制、慢作用药已发挥作用,便应逐渐减量,直至停用。个别对非甾体类抗悦炎药治疗抵抗或单发的外周关节,可用此类药物进行醋酸关节内注射。
(3)慢作用药
经过大量研究证实,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金属制剂,青霉胺、抗疟药、硫唑嘌呤等慢作用抗风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无效。近年来柳氮磺毗啶一般认为对伴有外周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有效,但以脊柱为主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尚有争论。
此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反应,其他有皮疹、血液、肝等反应。但少见,还可使精子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及形态异常等。以上副作用均可在停药后消失。用药期间应注意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等。患者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等。雷公藤多苷,近年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也取得一定疗效。其副作用有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皮疹、色素沉着、闭经等。
中药在治疗该病中有一定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疗效]
王教授采用古方秘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238例,痊愈(腰背或胸部疼痛消失,僵硬感消失,脊柱关节活动正常,可胜任正常工作)7111例,显效(疼痛及僵硬感基本消失,脊柱、关节活动略小于正常)99例,好转(腰背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改善,病情稳定,可坚持轻体力工作)28例。
信息参考:http://www.cn939.com/zhuanti/qiangzhixingjizhuyan/
专家预约咨询:0533-27747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