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缺铁性贫血?中医如何治疗缺铁性贫血?

(2008-03-28 11:13:26)
标签:

养生

饮食

缺铁性贫血

健康

分类: 疾病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因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气短等一般贫血症状,此外还可有营养障碍、如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而易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等。婴儿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浮肿。妇女常有月经不调。肠胃道反应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舌尖及口角皱裂等。引起缺铁的原因有长期慢性失血,如痔疮出血、月经过多、肠胃道出血、钩虫病等;儿童生长发育或妇女妊娠期铁质需要量增加;日常饮食中缺乏铁质,以及早产儿的先天性铁质贮存不足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主要依据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血象。检查特征是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变化。血清铁减少(<50微克/分升),血清总结合力增高(>400单位/分升)。 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粒细胞系统细胞与巨核细胞等系统无异常。

    现代医学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去除致病原因为主。如驱虫治疗或手术根治溃疡病,口服铁剂和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在中医学称“痿黄”、“虚劳”,与脾,肾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养心化血,脾虚失运亦可导致气血俱虚,血不能濡养头身而头晕眼花、疲乏耳鸣;血不能养心而出现心悸气短。脾与肾关系密切,如肾阳不足,命火衰微,脾则不能生化,反之,脾功能失调,亦会加重肾脏亏损,脾肾阳虚、精血不能濡养全身,而出现指甲脆裂、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 毛发干燥和脱落。治宜培补脾肾,养血益气。

缺铁性贫血采用中医中医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

点击连接查看中医中药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

http://www.cn939.com/yinanbingjianyao/xueye/200410/20041024060716.htm

专家预约、咨询热线:0533-2774732

眼科疾病    口腔科疾病    皮肤科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专题    循环系统疾病 尿崩症专题

  肝豆状核变性专题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专题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强直性脊柱炎专题

信息均来源:中国中医网     我要  求医问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