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性重症胆管炎

(2008-01-25 09:22:34)
标签:

胆管炎

健康

分类: 疾病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肝内胆管的一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是胆系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故将其独立出来以便引起临床注意。急性重症胆管炎主要由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管狭窄等引起,感染以大肠杆菌多见。其病理改变为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显著增高,感染沿胆管近端扩散,细菌、内毒素及脓栓大量进入肝血窦,导致胆源性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等。
    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表现,凡具有痛、热、黄、厥四联征即可构成诊断。(1)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较痛,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2)继而寒战、高热,体温39度以上,伴恶心、呕吐;(3)80%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4)以低血压为重要表现,可很快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谵妄或嗜睡、昏迷等中毒性休克和中毒性脑损伤表现;(5)腹部体征可有右上腹或全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触到肿大的胆囊,肠胀气明显。
    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辅助检查:(1)白细胞总数高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以上,血培养可阳性,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常有电解质紊乱等;(2)B超声显示胆管扩张,内有异物(结石、蛔虫)等,肝与胆囊肿大;(3)术中探查胆总管增粗、充血肿胀,切开后,高压力的脓性胆汁喷射而出,细菌培养阳性。
    西医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以手术为主,术后要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持续检测尿量、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新鲜血及白蛋白,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应用广谱抗生素等等,还要密切监视病情,积极护理,注意降温(高热时)和保温(休克时)措施。
    急性重症胆管炎属中医“急黄”、“热厥”、“昏迷”、“结胸发黄”等范畴,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气机郁滞,疏泄失常而发本病。临床以清热利湿、解毒排石、凉营开窍为主要治则。
 
 

专家建议采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以达到彻底治愈!

 

中医中药治疗方案咨询热线:0533-27747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急性胆囊炎
后一篇:慢性胆囊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