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狼
昨日,中国篮协正式颁布了新赛季执裁尺度的有关铁规,至此,此前颇受媒体和坊间置疑的“零容忍”新政,正式“登陆”国内篮球赛场,与先前“回放录像”的有关政茦相比,此规定对球员及教练的苛刻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那么,中国篮协从NBA讨来的这副“洋秘方”,真的能收到“净化赛场环境”的神奇功效吗?
http://i1.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101/27/129611388636432.jpg
“零容忍”是NBA2007年出台的一项执法政策,NBA官方称之为“尊重比赛(Respect
for the Game)”规则,不难看出,从1946NBA的诞生,到“零容忍”政策的出台,这期间相隔六十余载的悠悠岁月,可见,NBA联盟在整治赛场环境上经过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严格地讲,没有先前这几十年的综合治理,NBA“零容忍”政策就不可能应运而生。现如今中国篮协绕过这条岁月长河,直接品尝“零容忍”的果实,貌似有点“火中取栗”的味道。
中国篮协致力于“净化赛场环境”的改革,故然值得肯定,但对裁判综合素质的治理理应放在首要位置,如果执法者自己都身歪影斜,有何德何能去对别人实施“零容忍”?这就象一个蹩角的三流法官,无法阻止当事人的“憋屈”表情一样。近年来,偏哨和黑哨无不充斥和贯穿于整个CBA联赛,这里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更多是涉及道德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然而,当人们普遍对裁判执法现状深恶痛绝的时候,中国篮协却避重就轻,将“零容忍”
的新政匆匆粉墨登场,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确实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由于对裁判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如今竟技赛场上“金哨”变“黒哨”的现象层出不穷,许多国内知名裁判纷纷身陷囹圄,着实让人扼腕兴叹,陆俊曾在狱中坦言“确实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现如今,中国篮协在裁判管理和监督体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之前,为了彰显其改革力度,迫不及待的推出了“零容忍”新政,这种作法既不科学也不明智,它变向加快了裁判成为赛场主角的步伐,同时也为即将开打CBA联赛,埋下深深的隐患。
如今,中国篮协用“背号执法”“媒体打分”等这些隔靴搔痒的俗套,去遏制那些裁判的胆大妄为,其作秀的成分,远远大于其实际效果,这点恐怕连中国篮协自己也底气不足。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了“零容忍”这样的一柄“尚方宝剑”,一些别有用心的裁判,导演一切“定向杀戮”就变得简单便利多了,在这样的一种重典威慑之下,一边是某些裁判在场上的有恃无恐,一边是受黑挨宰一方的咬碎钢牙。“点灯的百姓”注定会寥若晨星,“放火的州官”自然也就彼彼皆是了!
中国篮协借鉴NBA的一些成功经验,我们理当给予拥护,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凡事要遵照主次分明,循序渐近的法则,任何拨苗助长的盲目效尤,必将会给刚刚出现生机的CBA联赛带来巨大的伤害,到头来,不但无助于CBA联盟的发展和壮大,反而会变成制约比赛精彩程度的人为“枷锁”。“零容忍”新政的实施一旦“水土不服”,中国篮协弄不好还会遭遇由先驱变成“先烈”的尴尬。孰轻孰重,让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