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日本汉字的汉语普通话读音的启示
一些日本汉字有时出现在我国的媒体、小说、资料中,我们在中文的字典中查不到它们,不知道该怎么读,很不方便。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发布了《日本汉字的汉语读音规范(草案)》,对一些日本汉字的汉语普通话规范读音做了规定。该草案由教育部语用所主持研制,研制负责人费锦昌,研制人松冈荣志。现将方案列举的日本汉字的普通话读音介绍给大家(括号内是日语读音)。
我把这些字从是否便于认读的角度分为两部分,做一简单比较。
一,匂yún(nio - u) 丼dǎn(don) 酔zuì(醉)枠zá(waku) 畠tián(hata,hatake)
麿mó(maro) 広guǎng
払fú(拂)
栂méi(toga) 喰cān(ku-u) 実shí(实)
峠kǎ(touge) 硲yù(hazama) 俣yǔ(mata)
——————————————————————————
二,辻shí(tsuji)込rù(ko - mu) 凧jīn(tako)
杣shān(soma) 畑tián(hata,hatake) 栃lì(tochi)
籾rèn(momi) 雫xià(shizuku)笹shì(sasa)
塀píng(hei)椙chāng(sugi) 蛯lǎo(ebi)
搾zhà(shibo-ru,saku) 榊shén(sakaki)
働dòng(hatara-ku,dou)
糀huā(kouji) 鞆bǐng(tomo) 槇zhēn(maki)
樫jiān(kashi) 鴫tián(shigi) 噺xīn(hanashi)
簗liáng(yana)対duì(对)桜yīng(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第二部分字的规范汉语普通话读音方法,效果很好,确实便于中国已识汉字的人轻轻松松学、记和读音,甚至可以不学而读,值得肯定和提倡。
我曾经在网上发表建议,对于那些现代不常用的、声旁不能准确表音的“类形声字”,不需要改变其赖于传承的字形,但可以改变其在现代及以后的读音,即依其“类声旁”的现代读音规范其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从而化解其认读难。
《日本汉字的汉语读音规范(草案)》对于第二部分字的定音效果,或许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