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隆德山人
隆德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6
  • 关注人气:2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挽法

(2008-02-01 10:42:1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
逆挽法
 
“逆挽”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其妙处,即明代谭友夏在《题简远堂诗》中所说:
    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乃为善作。
也即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所言:
    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须是一路坦易中忽然触着,乃是令人神远。
下面几首逆挽诗,前面的部分一路坦易无奇,而末尾崛起,陡回一篇之运,令人神远:
 
东边一带杨柳树,
南边一带杨柳树,
西边一带杨柳树,
北边一带杨柳树。
任你柳丝千万条,
怎能系得行人住?(一书生饯别诗)
 
奈何奈何可奈何,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应李君之请,冒雨赴宴祝寿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败残星与晓月。
(明太祖朱元璋与众翰林饮酒,并以“金鸡报晓”为题作诗,庆贺鸡年)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雪化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唐寅登高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