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筒断杆版在上币出现的意义

(2022-06-01 07:37:06)
分类: 重大发现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上海造币厂的“缺旗小窗缝隙超宽”的大典,竟然也存在着话筒断杆版(见附图)。

这就意味着上海版里也存在着话筒断杆版,与沈阳同时并存。

为什么会这样?

我研判如下:

首先,话筒断杆版最早系沈阳生产没有问题。

据建35纪念币的设计成员、沈阳老设计师李小川先生回忆,上海曾借过沈阳的模具。因此我判断,上海版里出现话筒断杆版并不奇怪,正是在沈阳的杆子断缺到某一个状态时被上海借走了,模具恰巧就是话筒断杆版模具。可能是上海在生产中发现了问题,立即停止了铸造,所以上海版话筒断杆版非常稀罕,一般情况下市场很难见到,不像沈阳话筒断杆版那么多。

梳理沈阳话筒断杆版实物显示,沈阳话筒断杆模具是完整的,从一开始完好不缺、到逐步变细、消失殆尽,真实再现了一副模具使用的情况。

或者说上海复刻沈阳的模具,但不巧的是,这个模具是话筒断杆。

只有这样分析研究,似乎能说得过去。

上海造币厂出现了沈阳版话筒断杆的重要特征,这个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表明沈阳当时借给上海的模具是他们认为最好的,或者是沈阳造币厂的“主力、拳头”。但事与愿违,模具恰恰就存在着小问题,相当于我们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礼品,偏偏食品还就过期了,或者质变了,弄的非常尴尬,可能还不好明说开。第二,印证了设计大师李小川老师回忆的真实性。第三,让我们困惑的两家造币厂的建35为什么会出现细节特征混搭,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辨版别的现象,终于找到了合理解释,即只有上海原封不动使用沈阳提供的大典这一面的模具,上海必然会出现话筒断杆现象,否则,世界上绝对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至于国徽这一面,可能是上海进行了局部调整一下的动作有关,才形成了缝隙超宽、窗户过小。而旗帜缺失一个,应该与修模有关。

话筒断杆版在上币出现的意义

图片由李自豪先生制作,部分有变动。

另据泉友反映在华表里,上海造币厂也有“缺旗小窗缝隙超宽”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