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辆汽车从不同方向开到住宅区里的一个路口,虽然没有红绿灯,但司机们都必须停下来四处张望。

然后该你先走,你就先走;该他先走,他就先走...
...
聊到今天博文的这个话题,必定有一个前提,即所谓“到美国生活”是个怎样的定义。一般来说,到美国有旅游、公干,有留学、移民等类,杰米乐客这里说的是,不管你属何种状况,只要在那里会住上一段时间,少不了要居家、吃饭、开车、买东西,这样你就有规矩可循了。常言说“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基本上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比如以上两张照片就是说的开车讲规矩一事。当然,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开车,哪里都有交通规则要遵守,但在美国有一个“公平优先”的法则尤其要牢记心中,否则情况会相当麻烦。上面照片画面外的路口几个方向都树着一块“STOP”牌子,意思是开车到此“司机必须慢驶并切实停下来观察其他方向来车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才能继续行驶”。问题是,有时候除了你的车,其他两、三个路口差不多同时都有车子开到,在没有交通灯也没有交警指挥的情况下,就得靠所谓“公平优先”法则行事了——即谁先到达停车线谁先走,其他车必须等候片刻才能依次行驶,要不肯定就会碰头或导致混乱。
我开车之前问过美国朋友,既然没有监控、指挥,从几个方向差不多同时开过来的车辆,谁也可以认为是自己先到,岂不经常会撞得稀里哗啦?美国朋友说这样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因为一般很容易判断谁先到位,哪怕仅仅相差一秒钟,只要尊重事实、遵守规矩就不会有错;如果实在难以说清楚谁先到达STOP线,那也都会停下来打手势请别人先走,这时候你不要犹豫,伸个拇指表示感谢然后开车就行了。
我想,实际上这还是一个礼貌、礼让为先的原则,当然首先是要有耐心... ...

比如你正开到一个路口,一辆大长的旅行拖挡住去路,显然它正要往左边转弯,而开车的小姐倒来倒去搞不掂,似乎非常尴尬。这时候你千万不能鸣笛催促,那样太不礼貌,你势必笑眯眯地坐等,好像在鼓励她加油似的。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身旁、身后已经有几辆车停下来在等,听到有人高声发问“You
OK?" "You need any
help?"(你行吗?要不要帮忙?),拖车上的女孩满脸歉意,最终还是转过弯开走了。

再就是行人过马路必须等红灯,“中国式过马路”的习惯最好不要到那里去尝试唷...
...
你开车出去,是不是想上商场、超市买点东西?那里也有必要的讲究,请看以下图片:

美国的商场、超市各色各样,大都规模不小、环境宽松。

看那购物车也都巨大无比,看来他们人高马大,吃的、用的都多。实际上美国人因居住形式、城市格局的关系,一般距离商业区都挺远的,经常跑商店的确麻烦,加之他们少有“精打细算”的习惯,一次购物买的多就很自然了。

我主要是讲挑完东西排队买单时,又要有耐心、讲规矩了,即前面的顾客在柜位结账时你不要那么急凑上去,而应该与其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样大家才轻松自在。

好像你到这家商场买东西,必须等前面的一位顾客结完账、收银员对你打手势才能过去。前几年初来美国时我觉得这太无必要,有一回推着购物车就直接过去了,当时前面一老太太正在付款,转身看到突如其来的我吓得瞪大了眼睛倒退两步,杰米乐客只好连声Sorry灰溜溜又撤回了原地。

在美国到餐馆吃顿饭很平常吧?那里可谓各国菜式、口味应有尽有。你到餐馆门口报上人数,服务员会把你领到台位就坐,千万不要自己大摇大摆进去找位子,人家会以为突然来了什么“闯入者”呢!

加州许多城市的餐馆一般都很讲究风格、氛围,每逢周末假日也是门庭若市,去吃饭的常常要排位等候十几、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

餐厅服务员的态度都好得不得了,上来便一阵寒暄仿佛老熟人似的,自我介绍之后再眉飞色舞介绍他们的特色菜式,用餐之间还会适时过来关注你的需求和评价。举个常见的例子吧,比如你对某个菜品表示不满意,他们会立即道歉并重新做好给你换上,客人完全不需要不好意思。

我这里想讲的是高高兴兴聚餐吃饭,买完单给小费是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
在美国餐馆吃饭结账时都应该付小费(自助餐厅、外卖食品和类似麦当劳那样先付款再取食的餐厅除外),而一般小费是本次消费额的百分之十五,比如这顿饭几个人一共吃了80美元,那么你应该付的小费是12美元,至少在加州这属于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美国朋友说这是一个MUST(必须),因为小费是餐厅服务员工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顾客对他们殷勤服务的酬谢。当然,实际上给不给小费更在顾客的自愿,如果你给很少或者完全不给便离开,没人会追着你要,但谁也不会那样做,“除了少数不让人尊敬的人以外”。据说的确有某些族群人士及来自某些国家的移民不愿给小费的情况,他们大大咧咧吃饭,离开的时候却要怀着偷偷摸摸的心态,仿佛做了亏心事儿似的,何苦呢?
值得一提的是,给小费的方式也是以顾客与餐馆的互相信任为基础。如果你用信用卡,你在账单上额外签上一个数,餐馆会从你的授权中支取,你不需要担心他们会多扣你一分钱;而如果付现金,你走的时候把小费留在桌子上就行了,服务员绝不会在顾客离开前去动那几张钞票...
...

最后要说的规矩是垃圾分类,图中是加州一个普通人家的房子,每逢一周的某天,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就放到门外了。

那天是星期三,一大早便有垃圾车开过来收垃圾。

垃圾车挨家挨户用机械吊臂将某一个颜色的垃圾桶抓起来倒进车斗。
这辆垃圾车开走以后,另一辆车接着就会开过来清空另一种颜色的垃圾桶。他们一共分三种不同性质的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纸张、易拉罐之类)、不可回收垃圾(厨余果皮之类)和修整花园产生的碎草树叶,由住户事先分类装袋放进不同的桶子里,收垃圾的只认桶子颜色即可。
我在边上看热闹,顺便拍下几张照片,心想我们那里什么时候能做到这样该多好。
杰米乐客在深圳住的小区也风行过一阵子垃圾分类,管理处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挨家挨户动员业主们遵守环保约定,大部分人也基本能够按章行事。但那脏兮兮的垃圾车开过来,却不问青红皂白将几个桶子的内容全倒在一起拉走,如此“垃圾分类”有何意义?所以后来也就没人再理这个事儿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