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斯维加斯原本就是一个童话故事,但那不是为孩子们讲述。

好莱坞梦工场更为美国人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成人童话。
近几年里有机会跑美国,每次都有新的见闻与观感。
其间逐渐形成一个印象,觉得美国百姓中许许多多人都在追求某个特定的理想,他们的人生目标好像都特别整齐划一,都在寻找一种既可理解为“世俗”,又可形容为“超世”的生存状态,那是什么?
这几回中我溜达了不少地方,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总在揣摩美国人的心思,通过朋友交往或者旅行观察,发现普通的美国人心中似乎都有一个“童话故事”,并使他们为之痴迷不已——这是不是美国人特有的民族性格?
美国人有些性格可以说与生俱来。应该承认,他们的确创造了可称之为“童话”甚至“神话”一样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国家。短短的两百多年里,最早被流放或者跑去淘金的那群欧洲移民,居然在北美蛮荒大陆上成就了世上历史最悠久的共和立宪制国家,继而让它在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中,在经济、军事、科技、娱乐文化等诸多领域以其实力与影响力自居独大。
美国的事情太复杂,不是咱们喜欢玩照相顺带写博客的人能够轻巧说的清楚。但有一点杰米乐客毫不怀疑,即任何一个标注“美国制造”的童话,都有它的百姓参与其中并推波助澜,而所有诱人的童话故事,又会让美国百姓深深沉迷其中而不知归返。举个例子吧,美国人原先可以衷心拥戴一位好莱坞明星出身的总统或者州长,因为他们相信他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可以倚天屠龙、惩恶扬善;今天他们可以选举一个少数族裔的黑人当领袖,不谛也是觉得面对的世界需要改变,至少总统的肤色就代表着改变。
呵呵,我觉得他们真的有意思,他们始终生活在一个美妙的“成人童话”里面。
即使他们最终明白童话一定有着不少虚幻的成分,他们也发奋追求,乐此不疲。

洛杉矶圣莫妮卡一个周末集市旁边,不知谁说了一句笑话,人们随即哈哈大笑,好长时间都不能停下来。我想可能是不是有人说“咱们太幸福、太富有了,每个人兜里塑料信用卡都一大把呢!”

他们内心最美好的理想,无非都是天真烂漫、五色缤纷的童话。

孩子们从小就在童话的世界里接受熏陶。

父母的理想可以在孩子们身上提早实现。

父母们能做些什么?他们无非想方设法把身边的世界妆扮成童话一样。这是南加州圣迭戈的一间餐厅。

即使一间公共图书馆,他们也使其染上童话色彩。

某个童话可能出自某段圣经故事,所以教堂也应该像童话一样。

其实,每个美国人都在用他可以捉笔的方式,极力书写心中的童话篇章。最典型的方法莫过于他们对自己的家的塑造。知道的,便知道每天早上史密斯与他太太必须赶时间去公司上班,不知道的,以为里面会飘出来一个白雪公主。

或者爱丽丝在里面正梦游仙境。

也可能哈利波特的老祖母一会儿就要从这里骑着扫帚飞上天空。

她落到哪家窗台前,就会带来更多好听的童话故事。

她会让美国人看到他们家旁边那个犄角旮旯里的美妙镜像。

并把发生在他们家门口的那段童话描绘的那么真切。

她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添加童话注解。

哈利波特的老奶奶也使杰米乐客深受其害。我到内华达沙漠地带旅行,非要找一个童话世界般的客栈投宿,一间不算太大的房子,连税花了105美元。
我们也喜欢读童话,有时候也会在童话般的天地里随心徜徉。
但我们不会像美国人那样痴迷,他们以为只有他们的心中才有童话,而并不了解那个远远大得多、丰富得多的世界。我问在美国生活了快9年的女儿,美国人是不是都很傻很天真?
她说怎么说呢,美国的政客、财阀其实都非常精、非常鬼,但和我们比起来,感觉一般美国人的确头脑简单一些,所以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迪斯尼、好莱坞,着迷那些童话故事,恨不得生活就是童话。女儿说:“记得有一次,学校的一个教授很认真的问我,你们中国人都会飞吗?那天他刚刚看了中国电影‘卧虎藏龙’...
...”
好了,下次去美国,我先学几招功夫架势唬唬他们,应该会很好玩儿的。
--------------------------------------------------------
你到美国的各处海滨游览,好像也看到许许多多人正着迷的那个童话故事,那不是吗?
《五花八门的美国游艇》
尤其去到圣迭戈的一间酒店,你简直就置身一个童话之中:
《谁见过爱迪生亲手点亮的那盏灯》
如果你不认同我的感受,有机会请亲自去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