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看到好的风景,真的可以奋不顾身。事后我把照片给哥们看,告诉他不小心摔下去,可是会粉身碎骨呀!
“哎,老兄,干什么去呢?”
“去照相呗。”
两个熟人偶然街头碰面,一问一答干脆利落,情况好像一下子就弄清楚了。且慢,其实答话一方有些语嫣不详,他的真正意思尚未表达明白。中文里面,“照相”一词至少有两个含意,一为“给别人照相”,一为“让别人给自己照相”。所以我们还要观察一下回答问题的人,如果他肩挎行囊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多半是去给别人照相;反之,如果他收拾得油头粉面衣冠楚楚,则应该是跑什么地方去给自己照相了。
假设两人说的是英文,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比如A遇到B,像前面那样问他:“Hey,man,what ’re you going to
do?”
如果B是去给别人照相,他一定会说去“take some photos”,要是第二种意思,他的回答则必是去“have my photo
taken”,这样听者就不会有误解,其关键正在这句话中谓语动词的主动或被动态变化。以上两种情况用考究一点的中文表达,前者是去“摄影”,后者是去
“被摄”或“留影”才对。不过,谁会这样说话?
杰米乐客开篇讲这些,不是在试图晃桶子、搞什么“中西语言文化比较”,我的意思现今照相这件事已经完全渗入人们的生活,不讲讲就不正常了。当然,摄影与被摄之间,后者的普及面、参与度无疑宽广得多,试问现代社会环境之中,有没拿过相机的,还有没被照过相的吗?所以与其聊照相,当务之急不如说说“被照相”这件事。
当今的中国,能够形成这支排山倒海、波澜壮阔的留影大军,实在是因为我们太钟情于彼了。你想想,快门轻启的一刹,时光定格倩影永存,哪个能不喜欢?除非你双目失明反正看不见,或者从来就讨厌自己的面孔,担心照片拿出去对不起观众,要么怕非自愿情况下让别人偷拍、恶搞,除此以外,你从小养成的“看镜头、笑一笑”的习惯动作基本上都会是终生不改的了。
我们热衷留影,常常在于笃信那一个个特定时刻在人生旅途中的非凡意义。一般好像年节吉庆、婚嫁寿诞,包括青春的感性、成熟的性感,尤其竞争中取得骄人胜利、事业上获得非凡成就,人生得意如果不能以影为凭,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特别现在你衣食富足了,有闲情逸志攀山涉水、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如果没有几张照片公示作证,私底下只怕会要捶胸打肋、悔恨不已呢。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达,我们满足留影嗜好已经变得愈加方便快捷了。出了名的大人物不用烦心跑影楼照相馆,反正一天到晚长焦短距对着,只须随时随地保持容光焕发笑容可掬就行;出不了名的小人物也有办法过足瘾头,拿个傻瓜机、手机甚至视频摄像头,掉转方向也能够孤芳自赏喀嚓一通。如果有机会傍个名人、伟人留上一张合影,自觉身价陡增之外,群中、圈中还能获得艳羡无边呢。杰米乐客去年秋天在深圳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完了到后台会一位演艺界朋友。但见化妆间里,某位并不怎么出名的快男歌星身边,一群神情激荡的女孩子正争相与他依偎着合影留念,她们挨个儿呈小鸟依人无比幸福状粘贴上去,一边伸出V型手势呼“耶”不止,我想换了是刘德华、周杰伦在场,美眉们只怕都恨不能留一张定情照、婚纱照呢!
严肃地讲,我们乐于面对镜头留住心中的美好瞬间,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对于当今天下风云人物来说,某个关键时刻的一张留影完全可能成为划时代的象徵性图腾,其蕴含的张力将不可估量。因之,人们对此类功能特殊的留影也就有了充满智慧的运筹,从而使一张照片上升到旗帜般的高度。
一旦悟出这个道理,势必努力付诸实践。你看各类蕴含重大意义的接见、会见留影中,参与者的仪容装束、格局排位、表情寓意、场面背景等等都必经过仔细推演,当然也会要求来者深明大义密切配合。所以每当新朋旧友前来嘘寒问暖,或者宿敌前嫌与我们握手言和,我们都会明确示意对方先照相,再说话,从容不迫而又气宇轩昂地留下这弥足珍贵的历史画面。
那时候无数支闪光灯交织成白炽一片,被拍摄人物必须坚持凝固状态良久,我想他们真不容易,除了把握准确的姿势体态和笑容尺度,眼睛还要受得了才行呢。
加载中,请稍候......